本文导读目录:
椎体横突肋凹作用(胸椎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腰椎横突指的就是腰椎椎体向两侧的突起,是正常的生理结构,第十二胸椎下边就是第一腰椎,向下是第二腰椎,以此类推,人体共有5个腰椎,第1到4腰椎横突的命名与椎体是相对应的。正常情况下第3腰椎横突比较长,容易受到外伤和慢性劳损的刺激,从而导致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内有剑突。
剑突是胸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胸骨下方呈剑尖的部分。胸骨位于胸壁的前正中部位,是一块上宽下窄、前凸后凹的扁骨,从上到下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组成。
胸骨和肋骨、胸椎共同组成胸廓,参与呼吸运动,保护胸腔内肺、心脏、气管、食管、主动脉等重要脏器。
假肋
人肋骨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基本内容
肋骨的一般形态:后端稍膨大,叫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形成关节,从肋头向后外变细,叫肋颈,再向外变扁成肋体,颈与体结合处的后面突起叫做肋结节,有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向外转为向前的转弯处叫肋角,肋体下缘内面有容神经血管经过的肋沟。肋体前端粗糙,接肋软骨,肋软骨为透明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关节。
第1肋骨短小而弯曲,头和颈稍低于体,肋体扁,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内、外两缘。上面内缘处有前斜角肌附着形成的前斜角肌结节,结节的前、后方各有浅沟,是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的压迹。下面无肋沟,前端借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结合。第2肋比第1肋稍长,更近拟一般肋骨。第11、12肋无肋结节,体直而短,末端钝圆。
肋骨:骨名。左右各十二条,后端皆与胸椎相连,上五条前端与胸骨相连;中五条前端融合成一条而连于胸骨;下二条前端游离,合而构成胸廓。
人的肋骨平均宽度应该在40厘米左右。
肋骨(costal bone)属扁骨。其前端接肋软骨,后端称肋头,有关节面与相应胸椎肋凹相关节;肋头外侧略缩窄部,称为肋颈;肋结节上有关节面与相应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介于肋结节与肋骨前端之间,呈弓形弯曲,其后份曲度最大的部位,称为肋角。肋体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有肋间血管和神经通过。第1肋骨较特殊,宽而短,无肋角和肋沟,上面近内缘处有前斜角肌结节,其前、后方各有一浅沟,分别为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经过的压迹。
鱼类的脊柱由许多块椎骨彼此连结成1条柱状骨,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脊索,具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主要血管的功能,较圆口类更为进步。
鱼类的脊椎骨具有前后两面都向内凹陷的特点,称为两凹椎体或双凹椎体,为鱼类特有,在相邻的两个椎体间隙及贯穿椎体中的小管内可见残存的脊索。脊椎动物从鱼类开始,脊椎的基本结构已形成。软骨鱼和硬骨鱼的脊椎骨都分为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其中椎体为主要部分,肋骨与脊椎骨的横突相连,硬骨鱼类的肋骨大都较发达。
1、头颅部:顳下颌关节(下颌关节)。
2、椎体部: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3、胸廓部:肋椎关节包括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4、上肢骨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碗中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手指间关节)等。
人的排骨叫“肋骨”。
人体肋骨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
肋骨的一般形态是后端稍膨大,叫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形成关节,从肋头向后外变细,叫肋颈,再向外变扁成肋体,颈与体结合处的后面突起叫做肋结节,有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向外转为向前的转弯处叫肋角,肋体下缘内面有容神经血管经过的肋沟。肋体前端粗糙,接肋软骨,肋软骨为透明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关节。
人的排骨叫“肋骨”。
椎孔有什么作用(椎孔是椎间孔吗)护理专升本大纲
护理学基础
《人体解剖学》部分
一、运动系统
(一)骨学
掌握骨的分类、构造,熟悉躯干骨的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横突孔通过的结构,熟悉椎孔、椎间孔的形成和通过的结构,熟悉构成胸廓的骨有哪些,掌握胸骨角的概念,熟悉四肢骨的名称,掌握翼点的位置、特点及投影,掌握颅底内面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二)关节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和构成,熟悉椎管后壁的构成,掌握肩、膝、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熟悉肘、腕、踝关节的构成。
(三) 肌学
熟悉躯干肌包括哪几部分肌肉,掌握膈的位置、特点及裂孔通过的结构,掌握上肢臂前、后群肌各肌肉的名称,掌握下肢大腿前、后群各肌肉的名称和小腿后群浅层肌肉的名称。
二、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道的概念,掌握牙式的表示方法,掌握腮腺开口位置,掌握咽峡的构成,掌握食管的位置、狭窄及距中切牙的距离,掌握胃的出、入口的名称和胃大、小弯的位置,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大乳头的位置,掌握阑尾根部的位置特点及体表投影,掌握结肠和盲肠的结构特征,掌握肝的体表投影、胆囊的体表投影,掌握胰的位置及分部。
三、呼吸系统
掌握鼻旁窦及开口位置,熟悉喉软骨有哪些及喉的分部,掌握声带和声门裂及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掌握气管杈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肺的分叶和肺门通过的结构,了解胸膜的概念,熟悉胸膜腔的形成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和意义。
四、泌尿系统
掌握肾的位置及被膜,熟悉肾的皮质和髓质的位置及肾盂的位置和形成,掌握输尿管的狭窄部位,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
五、生殖系统
(一)男生殖
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射精管的合成及其开口,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及通过的管道,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及弯曲。
(二)女性能生殖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和位置,掌握输卵管分部及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部位。
六、腹膜
掌握腹膜与脏器的关系,掌握大、小网膜位置,掌握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七、脉管系统
掌握心的位置,熟悉心内注射的进针部位及刺入的心腔,掌握心脏有哪几个心腔及各心腔的出、入口,掌握卵圆窝的位置,掌握心脏收缩、舒张时,心腔内各瓣膜的功能,掌握心传导系的概念、组成及窦房结的位置和功能,掌握冠状动脉的走行、重要分支,掌握心脏主要静脉的名称及流入右心房的途径,掌握心包的组成,掌握动脉韧带的概念,掌握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名称及各自的分布区,熟悉臂和前臂的动脉主干的名称,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概念及意义,了解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有哪几个熟悉腹腔干三个分支的名称,熟悉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掌握肝门静脉的合成、属支及收集范围,掌握口服、静脉点滴、肌肉注射和直肠给药在体内的吸收、循环及经肾排出途径,掌握胸导管的收集范围、走行及接受的淋巴干。
八、感觉器官
掌握眼内容物的组成、眼屈光系统的组成,了解眼外肌和泪器的组成,掌握黄斑的概念,熟悉视杆、视锥细胞的功能,掌握中耳的组成,掌握骨、膜迷路组成,熟悉听觉感受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
九、神经系统
了解脑包括哪几部分,熟悉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各有哪些团,掌握脑神经内脏运动核包括哪些核团,掌握小脑的外形,熟悉间脑的分部,掌握内囊的位置、分布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掌握大脑皮质第Ⅰ躯体运动区、第Ⅰ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及各语言中枢的位置,掌握七块眼外肌的神经支配,掌握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掌握四肢的运动传导路,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损伤后瘫痪特点是什么,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掌握营养脑的动脉名称及来源,掌握脊神经的组成,熟悉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掌握植物神经的组成,综合:动眼神经损伤的表现、脑脊液循环途径。
椎间孔是由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一块椎骨的椎上切迹构成,提供神经和血管进入脊柱的孔洞,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
椎间孔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及供应椎管内软组织和骨结构血运的血管及神经分支进入椎管的门户。
①椎间孔的上、下界为椎弓根,
②前界为椎体和椎间盘的后外侧面,
③后界为椎间关节的关节囊,黄韧带外侧缘亦构成部分椎间孔后界。
椎间孔为腰神经根出椎管处,供应椎管内软组织和骨结构血运的血管、神经也由此出入,正常情况下,椎间孔要比通过它的所有神经血管宽大,剩余空隙被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填充,以适应这些结构的轻度相对运动。
椎孔椎间孔的区别在于性质不同。所有椎孔连接在一起形成包含脊髓的椎管。椎管是指脊椎的内腔,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通道。椎间孔是两椎板之间形成的孔,是周围神经从椎管通过的通道。椎间孔狭窄可引起周围神经压迫症状。頭條萊垍
腰椎椎间孔手术后出现疼痛,主要是由于进行手术之后周围代谢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症状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可以服用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具体用药谨遵医嘱,可以配合进行物理治疗,比如磁疗超声波等治疗,进行手术之后要注意保养,不要弯腰过多,不要过早的进行运动,以免导致出现后遗症。
椎间孔是由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一块椎骨的椎上切迹构成,提供神经和血管进入脊柱的孔洞,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及供应椎管内软组织和骨结构血运的血管及神经分支进入椎管的门户椎孔和椎间孔是两个不同的组织结构。所谓椎孔是由椎体、椎弓根、椎板环绕一圈形成的孔就叫椎孔。而椎间孔是两个椎骨之间的椎弓根以及关节突、椎体的后缘,形成了孔状的结构
椎间孔
椎间孔是由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一块椎骨的椎上切迹构成,提供神经和血管进入脊柱的孔洞,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及供应椎管内软组织和骨结构血运的血管及神经分支进入椎管的门户。
中文名
椎间孔
外文名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结构
椎骨
名词解释
考试实用名词解释
这段话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就是描写人体椎骨解剖结构的一段话,这样更加方便记忆。典型的椎骨主要包括四部分:(1)椎体,短圆柱形,上下两面涩,接椎间纤绵软骨,体的中份稍细,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2)椎弓,与椎体连接的部分叫椎弓根,有神经横过形成上下切迹,两椎骨上下切迹对在一起即成椎间孔。椎弓背侧称椎板。椎弓与椎板相合成的孔称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具有保护脊髓的作用。(3)棘突和横突,椎弓向后下方突出一个棘突。从椎弓根与椎板连接处向两侧伸出两个横突,用以附着肌肉。(4)关节突,起于椎弓的上方和下方,邻近的上下二关节突相接成关节,构成一条纵贯身体的脊柱。其决定运动的方向。椎体在前,椎弓在后。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所有椎孔连贯即成椎管。椎管内藏脊髓。椎弓由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椎弓根为椎弓连于椎体的细而短部分,它的上、下缘各有一个凹陷分别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两个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椎弓后方的板状结构为椎弓板。从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向后一个突起称棘突;向两侧的一对突起称横突;向上和向下的两对突起分别称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垍頭條萊
如果手术中选择的是局部麻醉,正常在术后24小时建议带支具下地活动和上厕所,正常需要三个月左右下地的。建议日常生活中加强调养。但是活动时间不建议太长,至少卧床2-4周,还有几率排除少部分下关突和椎板,腰椎运动单纯的局部结构有变化,导致整体平衡有影响。
人体解剖基础知识,大一的学姐给大家总结归纳了下面的知识点,包括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名词解释和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试题萊垍頭條
1、器官:几种不同组织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萊垍頭條
2、系统:形态不同、共同完成一种连续的功能的器官组合在一起称为系统萊垍頭條
3、内脏: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盆腔内,并借孔道与外界相通,统称为内脏條萊垍頭
4、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條萊垍頭
5、椎孔:椎体与椎弓构成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纳脊髓萊垍頭條
6、椎间孔:相邻两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萊垍頭條
7、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是骶管麻醉的定位标志萊垍頭條
8、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围成,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條萊垍頭
9、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推体之间,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后外侧纤维环薄弱,易引起椎间盘突出萊垍頭條
10、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借骨连接 连接而成,具有参与呼吸运动,保护胸腹腔器官的功能萊垍頭條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是计数肋骨序数的标志。條萊垍頭
12、胸骨下角: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内有剑突萊垍頭條
13、肋弓:第8~10对肋软骨的前端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下缘形成肋弓垍頭條萊
14、翼点:位于颅侧面的颞窝内,是额、顶、颞、蝶四骨之间相交的区域,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骨折时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萊垍頭條
15、前囟:位于颅顶矢状缝前端充填的纤维组织膜,呈菱形,新生儿多于生后1岁半闭合。頭條萊垍
16、鼻旁窦:位于同名颅骨内,并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由骨性鼻旁窦内衬黏膜构成;包括上颌窦、蝶窦、筛窦、额窦各一对17、桡神经沟:肱骨中段的后上方 从内上 斜向 外下 的浅沟 称桡神经沟,内有桡神经通过垍頭條萊
18、尺神经沟:肱骨内上髁后方的浅沟,内有尺神经经过萊垍頭條
19、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伸肘180°时呈一直线,当肘关节前屈90°时呈一等腰三角形,这种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提示有肘关节脱位萊垍頭條
20、耻骨下角:两侧耻骨下支、坐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所成的夹角称耻骨下角頭條萊垍
21、足号:跗骨和跖骨借骨连接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形结构称为足弓,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器官等作用萊垍頭條
22、腹般沟韧带:腹外斜肌膜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形。萊垍頭條
23、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内侧 半上方的一条斜行肌腱裂隙,内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萊垍頭條
24、骶管裂孔:骶骨内的骶管,上端与椎管相连,下端开口呈三角形,称骶管裂孔頭條萊垍
25、股三角:位于股前面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缝匠肌围成,内有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萊垍頭條
26、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之间的消化道称上消化道萊垍頭條
27、下消化道:空肠至肛门的消化管称下消化道。條萊垍頭
28、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线。萊垍頭條
29、十二指肠悬韧带:固定十二指肠与空肠相连处的结缔组织称十二指肠悬初带,是空肠起始端的标志,也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线萊垍頭條
30、回盲瓣:回肠突入盲肠的肠管称回盲瓣,既可限制回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又可以阻止大肠内容物返流小肠的作用。31、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急性阑尾炎的压痛点。萊垍頭條
32、齿状线:由肛柱的下端和肛瓣边缘共同围成的锯齿状的环行线,它是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也是是内、外痔的分界标志萊垍頭條
33、肝门:肝的脏面有一“H"型沟,其横沟称肝门: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條萊垍頭
34、肝胰壶腹: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垍頭條萊
35、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移行围成的潜在间隙称腹膜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可经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萊垍頭條
36、直肠子宫凹陷:是直肠与子宫之间较大而恒定的凹陷,为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37、上呼吸道: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頭條萊垍
38、蝶筛隐窝:在上鼻甲的后上方与鼻腔顶壁间的凹陷称蝶筛隐窝,是蝶窦的开口部位。萊垍頭條
39、声门裂:两侧声襞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萊垍頭條
40、喉室: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部分,向两侧延伸为喉室;喉室产生润滑液,润滑声带41、肺门:肺内侧面近中央处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頭條萊垍
42、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称肺根垍頭條萊
43、心切迹:左肺前缘下份有一明显弧形回陷称心切迹,由心脏压追左肺形成垍頭條萊
44、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以下的部分;其组织结构硫松,炎症时易水肿,引起窒息45、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的密闭腔隙称胸膜腔萊垍頭條
46、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的半环形间隙称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点頭條萊垍
47、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总称垍頭條萊
48、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肾的部位萊垍頭條
49、肾区:位于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肾病变时该处有叩击痛萊垍頭條
50、肾窦:肾门向内凹陷形成的腔隙称肾窦,容纳肾大小盏、肾孟、肾血管和脂防组织萊垍頭條
51、肾柱:肾皮质伸入肾髓质的部分称肾柱52、肾缔: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为肾蒂;左侧肾蒂较长萊垍頭條
53、肾乳头:位于肾髓质,即肾锥体的尖端部分,外形圆纯,朝向肾窦萊垍頭條
54、脂肪囊:脂肪囊为包被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层,是肾囊封闭药物注射的部位55、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此处黏膜无论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光滑无皱襞,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萊垍頭條
56、精索: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深环一段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和神经等頭條萊垍
57、前尿道:男性的前尿道是指尿道穿过海绵体的部分萊垍頭條
58、睾丸鞘膜腔:鞘膜脏、壁 两层在睾丸后缘相互移行围成密闭的腔隙称睾丸鞘膜腔59、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与子宫体相接部分稍窄细称子宫峡,是产科剖宫取胎处萊垍頭條
60、阴道穹: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分之间形成的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萊垍頭條
61、会阴:指封闭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呈菱形,有尿道、直肠及女性阴道等通过62、狭义会阴: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产科会阴條萊垍頭
63、动脉:输送血液离心的血管称动脉垍頭條萊
64、卵圆窝:指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的卵圆形凹陷,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萊垍頭條
65、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 分叉处 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有一结缔组织索 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66、体循环:循环于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血液循环,又称大循环萊垍頭條
67、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下行注入右心房。萊垍頭條
68、窦房结:呈长椭圆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 交界处 心外膜的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條萊垍頭
69、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 在胰头的后方汇合而成,收集腹腔内除肝和直肠下端外 所有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垍頭條萊
70、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71、危险三角:面部两侧口角至鼻根的三角区城称危险三角:此处静脉无静脉瓣,该区炎症如处理不当,可逆行向上引起颅内感染72、胸导管:起位于第1腰椎前面的乳糜池,向上穿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注入左静脉角。條萊垍頭
73、乳糜池:胸导管起始部的囊状膨大,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位于第1腰推的前方萊垍頭條
74、巩膜静脉窦: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形小管称巩膜静脉窦,房水由此汇入眼静脉。萊垍頭條
75、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侧处的白色圆盘状的结构,无感光能力称为生理性盲点萊垍頭條
76、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位于蜗管的基底膜上,能接受声波的刺激萊垍頭條
77、黄斑:距 视神经盘 颞侧约3.5mm处 的黄色圆形小区 称黄斑:其中央略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頭條萊垍
78、壶腹脊:膜壶腹内的突起 称壶腹崤,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頭條萊垍
79、咽鼓管:又称欧氏管,是沟通 鼓室与鼻咽部 的通道,可保持 鼓室内外 的气压平衡。萊垍頭條
8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 聚集的部位,分布于大、小脑 表面的灰质 称皮质萊垍頭條
81、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分布于大、小脑的白质 称髓质。82、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 团块状或柱状 结构83、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 结节状 结构萊垍頭條
84、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85、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成束的神经纤维 被结缔组织 包绕形成的条索状结构86、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成人脊髓圆锥下端平对第一腰椎下缘萊垍頭條
椎管是起什么作用的(人体椎管是什么)人体的脊椎是形状是s型的,脊椎由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组成,其中颈椎有七节、胸椎有十二节、腰椎有五节、骶骨有一整块。颈、胸、腰、骶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脊椎。脊椎是有生理曲度的,颈椎朝前、胸椎朝后、腰椎朝前、骶椎朝后,有一个生理曲度。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构成的骨性结构,里面有一个管子叫椎管,椎管里容纳的是脊髓和神经。颈椎、胸椎里是脊髓,腰椎里是马尾神经。
神经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外周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建议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的可能性。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部包括大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二者之间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的典型表现,间歇性跛行是指椎管狭窄的患者,再行走一段距离之后就走不动,必须进行休息才可以缓解的症状。随着椎管狭窄的加重,患者走路的距离会越来越短,当连续性走路不能超过1000米的时候,就有手术的指征了,当连续走路不能超过500米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椎孔椎间孔的区别在于性质不同。所有椎孔连接在一起形成包含脊髓的椎管。椎管是指脊椎的内腔,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通道。椎间孔是两椎板之间形成的孔,是周围神经从椎管通过的通道。椎间孔狭窄可引起周围神经压迫症状。
椎管是由游离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连成的组织,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椎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其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骶段由骶椎的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椎管内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
椎管狭窄是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疼痛,麻木,肢体无力,跛行,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椎管狭窄从狭窄部位上分为,颈椎管狭窄、胸椎管狭窄及腰椎管狭窄。从病因上主要分为先天性椎管狭窄及后天获得性椎管狭窄。
黄韧带位于脊柱椎管的后方,在椎管的前方属于较坚韧的组织,对椎管的后方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正常情况下,黄韧带是软韧带,但是随着人体的退行性变,就像其他组织器官一样,也会发生退化,就是发生增厚。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
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黄韧带是椎管交叉韧带组织,呈黄色。参与构成椎管后壁,连接相邻的上下位椎弓板,起于C2,止于S1,分节存在。
黄韧带由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构成,两种纤维位于不同层次,同种纤维互相平行,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方向则相互交错。
椎体横突肋凹作用(胸椎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椎孔有什么作用(椎孔是椎间孔吗)、椎体横突肋凹作用(胸椎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