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山地林边及灌丛中。产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内蒙古及东北;现大量
西党参,中药药材党参的一种,又名西游党、酉党、岷党、纹党,文觉、品党,素花党参等,多为人工栽培,品质较优。
生于山地林边及灌丛中。产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内蒙古及东北;现大量栽培。
与党参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植株除叶片两面密被柔毛,全体几近于光滑无毛;叶片卵形、狭卵形或披针形,长2~8cm,宽0.8~3.5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多呈楔形或较圆钝,稀浅心形。花萼5深裂,仅基部与子房合生,花丝长于花药,子房下位。蒴果较大,成熟时紫红色。
草质藤本,有白色乳汁,具浓臭。叶卵形,长1~6.5cm,宽0.5~5c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近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齿,两面被疏或密的伏毛。花单生于枝端;花萼贴生至于房中部,上部5裂;花冠阔钟状,黄绿色,内面有紫斑,先端5浅裂;雄蕊5,花丝花药近等长,雌蕊柱头有白色刺毛。蒴果短圆锥状。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清肺。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2.《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3.《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4.《科学的民间药草》: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
5.《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6.《得配本草》:上党参,得黄耆实卫,配石莲止痢,君当归活血,佐枣仁补心。补肺蜜拌蒸熟;补脾恐其气滞,加桑皮数分,或加广皮亦可。
7.《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且较诸辽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而微嫌于刚烈者,尤为得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特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持久,凡病后元虚,每服二、三钱,止足振动其一日之神气,则信乎和平中正之规模,亦有不耐悠久者。然补助中州而润泽四隅,故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之,即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
本草正义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焦树德教授认为,党参性味甘平。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以治疗气虚证。临床上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健脾胃:脾胃之气不足,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本品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异功散)或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苡米、茯苓(参苓白术散)等同用。
2.益气补血:气血两虚的证侯(气短、懒倦、面白、舌淡、甚或虚胖、脉细弱等),可用本品配合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如八珍汤),以达气血双补的作用。再者,前人经验认为益气可以促进补血,健脾可以帮助生血,所以在治疗血虚证时,也常配用党参益气、健脾而帮助补血。例如配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远志、五味子、陈皮等为人参养荣汤(党参代人参);配黄芪、白术、当归、白芍、陈皮、龙眼肉、木香、远志等为归脾汤,都是常用的益气补血的方剂。据近代实验证明本品能通过脾脏刺激增加血色素和红血球。近些年来常以本品配合当归、白芍、生地、熟地等,治疗各种贫血。
3.治疗气虚咳喘: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无所主而发生短气喘促、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怕风、易患感冒、咯痰无方等症。对气虚咳喘常以本品配合麦冬、五味子、黄芪、干姜、贝母、甘草等同用。
4.代替独参汤:急救虚脱时,一般多用人参(独参汤),如一时找不到人参,可用党参一至三两,加附子二、三钱,生白术五钱至一两,急煎服,能代替独参汤使用。
黄芪补气、既能升补脾气,又能益肺固表。党参补气,只能健脾补气,无固表之力,但党参还能益气生津,黄芪则无生津之效。黄芪兼能利水,党参无利水作用。白术补气主要是补脾气,并能健脾燥湿。党参补气,脾肺俱补,但燥湿之力不如白术。黄精补气兼能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但其性质平和,其效缓慢,久服才能见效。党参补气,其效迅速。
因产地不同,党参有“台党参”(台参)和潞党参两种。药效差不多。目前药房已无此分别。
用量一般为一至三钱。重病或急病时,也可用到五钱至一两,或更多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同人参。据近代研究,本品有强壮作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能使红血球增加,白血球减少;能使周围血管损张,降低血压,并能抑制肾上腺的升压作用。可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结合使用。
结语:看完这么多关于党参的养生知识你是否也对党参的养生价值感兴趣了呢,生活中党参的吃法有很多种,很多人都喜欢用它来泡水喝,不仅其功效没有减弱而且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