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目录:
2、湿热型胃炎中成药
湿热型和气滞型便秘料理湿热气滞性便秘,严格来说要分湿热型和气滞型两种。在临床上,
这两种往往是虚实夹杂。两种类型我这里还是分开来说。湿热性便秘主要多见于湿热体质的人。湿气进入人体后缠绵不走。热邪一旦进入,
两者裹挟作乱,导致脏腑湿热夹杂。这类人一般容易起各类的疮痘、脓包等皮肤问题。排泄不畅,
还容易出汗、口臭、腋臭,体味较大。湿热体质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疮痘。口腔。后背长痘,
臀部、阴部起脓包。却又不破不痒。还会感到各种失意。口臭、腋臭,
体味较大,女性带下偏多色中,男性阴囊潮湿不爽。而且,几乎每个湿热体质的人都会有小便浑浊。
性格多容易急躁,适应能力较差,尤其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下,脾气会非常的糟糕。长期发怒还会引起高血压等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湿热体质呢?湿热在自然界中经常是同时存在的,尤其进入夏季,
天气变热,水汽蒸发的就多。空气湿度自然就大,
变得潮湿闷热。中医说的湿则有外。适合内饰两种。外师,大多是因为外界环境潮湿,
或者是你涉水了,淋雨了,住的房子潮湿,
这些外来的水湿。进入人体引起的事。内饰常常与人体的消化功能有关系。
看过中医的人都会听说这样的话,脾是运化水湿的。如果你过食生冷食物,饮酒过度,
啤酒不能够很好的运化。吃喝进去的食物不能转变为营养供给身体,反过来这些东西又不能及时排出。
那必然体内就有浑浊的物质存在。这就造成了内湿停滞。那么很显然,湿和热同时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如果停留在身体里太久了,
必然产生一个热度。可是这个。热度不像火苗热得那么高,而是缠绵的,分解不清的那种。
有一些人平时不长痘,吃了辣椒涮了火锅之后就长。也是因为体内具备了湿热基础。关于湿热体质,
这里多说几句,正是因为现在这类人是越来越多,那么体内湿热重的话,
是怎么引起便秘的呢?这里也要分两个方面来说。湿热,
如果是湿大于热的话,大便往往是黏腻而且成型。经常是粘在马桶上不容易冲刷的状态。
如果是热大于湿的时候。热邪耗伤肠道津液,肠道干涩湿润。那么就会发生便秘。常见就是大便头硬。
大便痿软烂。时不时还粘一下马桶,擦不干净,
浪费手纸。热重一点。就非常硬,湿重一点就非常烂,
时而硬时而烂。这种湿热性便秘的人,往往是脾虚造成的。饮食不当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异常,进而体内津液聚集成诗。
湿郁而化热。才形成脏腑湿热的局面。那么治疗的话。就要考虑健脾、祛湿、清热三者兼顾。
个人经验来说。对于这种单纯的脾虚湿热型便秘,我不建议开方调理,以食疗即可。平时可以用赤小豆、薏仁、白扁豆。
在家大米。早上煮点粥喝,有时多。天就能调理过来。
再说一下器质性便秘。器质性便秘简单的来说主要是肝气郁结之后。功血能力变差,导致胃肠蠕动功能下降,
才引起腹胀、腹痛、嗳气、大便不利。这种便秘多是因为久坐久卧,情志不舒导致的。
这类患者大多伴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精神心理障碍。气滞便秘的人常常感觉肚子里发胀,放屁多,
腹部胀满,气窜顶账。对于这一类的患者,我一般使用小柴胡汤来加减治疗。柴胡20克,
生姜各十克。全瓜露15克,大枣三枚,
这是个人的常用量。小柴胡汤治疗便秘,张仲景早有论述,
比如阳明病胁下边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气调和,身健,
然汗出而解。小柴胡汤加味所治疗的便秘,当时是少阳枢机不利而出现的器质性便秘。或者中土虚弱,气虚推动无力的器质性便秘。
或者是少阳胆腑疏泄失职,厥阴肝木一郁不舒出现的器质性便秘。或者是弃尸通条儿,水晶书不障碍的气滞兼有今夜不?镞的便秘。
方中柴胡能解表,清里唱利三焦。黄芩能够清泻阳明邪热,特别是胸腹预热。柴芩合用,
外透内谢,畅利三焦,通达内外。
仲景治便秘,必用半夏,取其辛,
能润燥,又能散也。半夏、党参、相武。补气扶正。又下气止咳,
降逆意再生青儿将着可扶正阳气精微上成可推动着斜下去。生姜大枣温中益气厚土。甘草者,
和柴勤苦甘化阴。柔养肝目。青青而不重头。
不滞中焦,脾胃拥挤。志石破气消积,化痰除皮,
瓜露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在方中,蛭石和刮漏记,
理气行滞,又润肠通便。关于便秘,用了两天的时间说完了,那临床上呢?
一些情况往往是更复杂一些。可能几种问题混杂在一起。比如阴虚而有湿热,
阳虚。而又有实证。这些虚实夹杂的问题,那用药就需要综合权衡了。但是对于日常调理和简单的学习已经足够了。
推荐阅读:
吃什么食物补肾最好(男人吃什么食物补肾最好)
附子理中丸
湿热型胃炎中成药湿热型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症状包括口干、口臭、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中成药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疏风解表、利湿消肿、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湿热型胃炎中成药。
一、胃复春
胃复春是一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黄芪、黄芩、炒枳实、泽泻、苍术、甘草等。该药能够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健脾和胃,适用于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丸是一种具有温中健脾、行气化湿、消食化积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干姜、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等中草药。该药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消食化积、改善胃肠道功能,适用于湿热型胃炎、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三、金樽清胃丸
金樽清胃丸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健脾、抑菌消炎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黄连、苦参、山栀子、黄柏、泽泻、茯苓、甘草等中草药。该药能够消炎抗菌、祛湿健脾、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病、口臭等症状。
四、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宣散风寒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藿香、陈皮、白术、甘草、桂枝、苍术、菖蒲、川芎等中草药。该药能够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适用于湿热型胃炎、恶心呕吐等症状。
湿热煲什么汤最好(湿热喝什么汤比较好)湿热的时候,我们可以煲一点汤来祛湿热,于是我们可以选取西瓜皮、竹笋、鲫鱼汤,因为西瓜皮它有很好的健脾、清热除湿的功能
还有一个,我们可以选取夏天来喝这个玉米须汤,玉米须它有很好的祛湿、清热、利水的效果
中间这个泥鳅,它含有补中益肾、祛湿的效果,所以两个放在一起是一个很好的祛湿热的常用的汤
湿热的体质适合喝冬瓜汤、丝瓜汤和薏米红豆粥等,要少吃甜食和饮料之类的东西,一定要戒酒,酒类的湿热性最大,容易加重病情,辛辣和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吃,要多吃一些粥类,容易消化还有祛湿的作用,平时要加强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可提高体质,促进新陈代谢
,南方地区的空气湿度是非常高的,而空气湿度高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南方人喜欢煲汤喝的原因,因为很多汤是具有非常好的去除人体内湿气的功效的,像是薏米白胡椒猪肚汤、芡实薏米淮山莲藕排骨汤等等
我们都知道,南方的空气湿度比北方要高很多,尤其是到了梅雨季节的时候,感觉人的身上能够挤出水了,而我们也知道,空气湿度过高会导致人的体内出现湿气淤积,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是很大的,所以,
用料:慈菇250克、瘦肉250克、姜1小块、土茯苓50克、蜜枣6枚。
制作:慈菇去皮洗净切片,瘦肉洗干净。所有材料放入煲,加水适量,煲两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祛湿解毒,清热祛湿,改善皮肤。
用料:老鸭1只,约重1500克,白扁豆90克,芡实60克,黄酒2匙,植物油适量。
制法:将老鸭治净,取肉切块,下热油锅中煸炒3分钟,加入黄酒和适量冷水浸没,上火烧开,放入细盐,慢炖2小时,倒入扁豆和芡实,再炖1小时即可。
功效:健脾和中,滋阴补虚,清暑化湿。
用料:金钱草30克,银花15克,猪瘦肉60克。
做法:将金钱草、银花、瘦肉洗净;瘦肉切片与金钱草、银花一起放入沙煲里,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煲两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清热利湿,舒肝利胆
材料:金菇、大豆芽菜各200克,生姜100克,猪瘦肉300克,生抽、白砂糖、粟粉各少许。
制作:将盐、生抽、白砂糖和粟粉调匀,做成腌料。瘦肉洗净,抹干水,切薄片,加入腌料。金菇、大豆芽菜、生姜洗净;金菇、大豆芽菜切去尾部,生姜去皮、切2片;生姜、大豆芽菜放入锅中,加生油爆透、铲起,煲内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沸,放入用料,等水再沸改用中火煲至肉片、金菇等熟透,加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清热祛湿,利尿消肿。
材料:粟米心50克,粟米须50克,葫芦瓜1个,排骨100克,陈皮、精盐各少许。
制作:将粟米心、粟米须、排骨、陈皮分别洗净,排骨斩件,备用。取新鲜葫芦瓜1个,洗净,削去硬皮,切成块状,备用。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滚,然后加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2小时,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饮用。功效:清热祛湿,利尿消肿
用料:冬瓜皮150克,赤豆150克,瘦肉250克。
制法:将以上用料洗净,冬瓜皮切成小块,瘦肉原块。用适量清水,先放瘦肉和赤豆,煮滚后放冬瓜皮,煮至瘦肉软熟,调味即可饮用。功效:解暑去湿,健脾止泻。
材料:绿豆150克,老鸭1只,土茯苓30克,盐适量。
制作:将老鸭切开洗净,去除内脏。
绿豆浸洗干净后连同老鸭、土茯苓一起放入锅内,用清水5碗,煮约4小时,以盐调味即成。功效:清热气,解湿毒。
用料:丝瓜1~2条,瘦肉200克。
做法:丝瓜洗净切块(去皮与否随各人喜欢,本来皮更有营养价值,但味欠清纯),瘦肉切片,一齐煮汤。功效:解暑解烦,清热利湿。
用料:白术25克,新鲜荷叶3张,淮山50克,猪腱300克,陈皮1角。
做法:白术、淮山切片、浸透。新鲜荷叶选荷叶的中心部分洗净。陈皮和猪腱洗净。瓦煲内加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醒脾祛湿,补益健脾。
用料:老冬瓜1000克,蝉退10克,鲜老鸭肉300克,味料少许。
做法:老冬瓜(连皮及核)用清水洗净切粗件,蝉退用清水轻洗去除沙泥,老鸭肉洗净血污,砍粗件,备用。以上汤料准备好后,放进汤煲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煲汤1.5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本汤能消暑去湿,养阴清热。
汤中的冬瓜宜连皮及核使用,因为皮能去湿,核能化痰湿。
用料:鲜荷叶1块,苡仁50克,排骨300克。
做法:将鲜荷叶、苡仁用清水洗净,排骨洗去血污,然后将汤料同放入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煲,汤好后,调味即可。
食物:绿豆50克,红糖少许调味。药物:生薏仁25克。
绿豆洗净,加入生薏仁,煲水3至5碗,将好时下红糖,代茶,每餐后饮。
有清热利湿、解暑退烧、助食欲等作用。
小儿暑热发烧难退,又非感冒,不思饮食,饮此汤而非打针食药,小孩均喜欢饮服。
食物:冬瓜250克,粳米50克。药物:生薏仁25克。
冬瓜连皮、粳米、薏仁、水4至5碗煲至粥成,冬瓜去瓜皮,再搅匀调味即可食粥。
清热止渴、利水通淋。下焦湿热,症见小便短赤涩痛,淋沥不畅,少腹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湿热砂淋。现多用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肿瘤、膀胱肿瘤等属于下焦湿热见有上症者。
每多春夏季数病例有如下症状:3至10岁之间,体湿39度左右或略高,连续数星期不能退热,看西医服药打针、肛寒有一小时暂退,但数小时后继续,脉细弱而非感冒,又非肠热,又绝对不是肺炎、肺痨,但患者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心有闷郁。
中医谓“小儿湿症”,亦有谓“暑症”,如有以上症状者请按下列四条汤水轮流使用,自然痊愈。
此粥可每日二餐或一餐作食,成人湿热亦可食。
食物:鲜荷叶连梗一块,马蹄六粒,红糖少许。
市场多有鲜荷叶出售,如无法买到,唯有到中药铺连梗荷叶干品代用,但分量用50克已够。以上材料加水4碗煎汤,红糖后下,代茶喝,慢慢退热,祛除上述各症状。
清热祛湿,退热利便,化湿清热,除痰通小便。
小童嗜甜食,故加红糖,成人不可用糖。
蕃茄芹薯谷麦芽糖水
食物:蕃茄1个,薯仔1个,芹菜250克,糖少许。药物谷麦芽25克。
蕃茄切块,薯仔去皮切块,芹菜洗净切段,加谷麦芽、水3至5碗,煲1小时后加红糖,再5分钟,可饮食随意。
儿童发热、暑热等,消耗体力极多,故食品方面应以补气维生素B、C为主,此汤是符合儿童暑热、发热后饮用。
以上4汤水,都适合给症状相若之馀热末退、发烧日久等之“湿热症”症状者饮用。
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湿热体质人群,经常煲汤煲粥去喝的话,可以产生清热利湿效果
1.湿热要吃去湿清热的东西,一般用姜是比较好的,另外还有黄瓜,西红柿,鲜橙都不错
金银花菊花葛花木棉花鸡旦花
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2~3人分量)
湿热之气还需黄连来祛的,俗话说:苦口良药利于病
它是世上第一苦药,它有祛五脏之湿热
你想祛湿热之气非它莫属
关于湿热煲什么汤最好的介绍到这里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留言一起讨论,了解更多湿热煲什么汤最好这方面的知识记得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男人吃哪些食物可以补肾壮阳(男人吃什么食物)
男人吃什么食物补肾最好(男人吃啥食物补肾最好)
湿热型和气滞型便秘料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湿热型胃炎中成药、湿热型和气滞型便秘料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