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图片:半夏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的功效

来源:http://1zy.cn/ 作者:第一中药材网 发表于:2023-09-07 19:02:26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图片:半夏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的功效》,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半夏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的功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半夏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以及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的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半夏人工种植有哪些禁忌?
  • 2、旱半夏与水半夏有什么区别
  • 3、半夏散白酒应该怎样做

    中药材图片

  • 4、中药钩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半夏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我们都很熟悉,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选择服用半夏来养生,而半夏的效果确实很好,半夏因“半夏五月,盖夏时半”而得名。半夏属中药,具有良好的祛痰、止吐作用,故医生称其为“干湿痰药”和“止吐药”。民间也流传着它的典故和传说。中医认为,半夏对喉痈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毒性小,需要谨慎食用。半夏人工种植有哪些禁忌?

半夏种植的最佳年龄是在春秋两季,这个时候的天气比较温暖,半夏生长也十分迅速,所以在种植期应该避开早春栽种,如果早春栽种的话,会影响到半夏的生长,所以最好等到冬季来临再种植。一般半夏在春季种植的比较好,因为这个时候半夏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生长,所以一般在3个月之内都可以栽种半夏,当然对于秋季栽种的半夏来说,也是可以的。

不过栽种的密度应该要大于种植的密度,因为栽种的密度大,半夏的根本就无法进行生长,所以种植的半夏密度要大一些。由于半夏在种植的过程中,不像我们平常的蔬菜,在春季的时候容易出现大量的生长,所以在栽种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半夏有足够的肥力进行生长,并且根据半夏不同生长的状态,进行合理的肥料搭配,以保证半夏在生长的时候能够获得丰富的营养,也能够获得很好的口感。

半夏可以直接种植在田地中的土壤中,也可以用水栽种,种植穴的周围一定要保留3-5厘米的土壤,以利于水分的吸收,种植穴的周围一定要有相应的排水层,并且要保留相应的排水性能,最后在种植穴的四周要开深约1-2厘米的排水沟,这样就可以保证半夏植株根部能够充分吸收到水分。

1、外形不同

水半夏块茎是椭圆形、半圆形、圆锥形的,比较小,外表皮是淡 或者白色的,表皮不是很平滑,上面可以看到点状的根痕。它的花期是四月到五月,果期是六月到七月。

旱半夏的块茎是球形的,表皮相对光滑一些,顶端的中心位置有凹下去的痕迹。它的肉质坚实、像粉末一样,断面比较光洁。它的花期是五月到七月,果期是八月到九月。

2、价格不同

水半夏的价格不到旱半夏的十分之一,一般是十几元一斤。

3、功效不同

水半夏味道辛,有一定的毒性,虽然功效方面有点类似旱半夏,但是没有止呕作用。旱半夏的味道温和一些,能够止呕、消肿、止痛、花坛、去湿气等。

4、化学元素含量不同

旱半夏与水半夏的主要化学成分β-谷甾醇、氨基酸、油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完全不同。

5、原植物不同

旱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半夏的干燥块茎。水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鞭檐犁头尖的干燥块茎。

6、形态不同

旱半夏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幼苗常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生3小叶的复叶,叶柄长10-25cm,基部有珠芽,花单性同珠,花序柄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下部细管状,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生于上端。

花序顶端附属器青紫色,伸于佛焰苞外呈鼠尾状,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生于田野、溪边、阴湿山坡、林下。

水半夏植物形态亦为多年生草本,叶长3-4cm,叶柄长15-30cm, 中部以下具宽鞘,叶片戟状长圆形,前裂片较大,侧裂片较小,长三角形,花序柄细长,佛焰苞管部绿色,檐部绿色至绿白色,顶端长鞭状或较短,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长或短。

顶端具淡黄绿色附属器,雌花序卵形,中型花序锥形,雄花序 ,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田边、山洼或低洼湿地。

7、来源不同

临床上俗称的半夏即旱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别名三叶半夏、水玉、地文、三步跳、麻芋果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地,夏秋两季枝叶茂盛时采挖,洗净后除去外皮、须根后晒干,炮制后备用。

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别名戟叶半夏、土半夏、田三七、疯狗薯等,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深秋时采收,采收后石灰水浸泡一天,搅拌去皮后晒干或烘干备用。

材料

半夏20枚,白酒1000克。

做法

将半夏加水200克煎煮,再在水中浸泡片刻,趁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去渣,即成。

钩藤是一 种植 物中药,藤有钩。钩藤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并不多,但是在医学上的应用却是很广泛的。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钩藤的功效和作用

息风止疼:本品味甘、微寒、入心肝二经,善清心包之火,泄肝经之热而息风定惊止搐。正如《本草纲目》曰:“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予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故常用治疗厥阴抽搐、小儿急惊、小儿夜啼、妇女子痫、小儿惊风等各种抽搐疾痛。

清热平肝:钩藤甘微寒、入肝经,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药性赋》曰:“钩藤甘寒专解痉,功在清热息肝风”。《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故临床常治疗肝经有热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风热头痛,高血压,疹出不畅等证。

透疹:钩藤甘微寒,质轻味薄,轻能透发,寒能解热。故有透疹之功。小儿麻疹,水痘、风疹疾病,疹出不畅、均可选用。

鉴别应用:钩藤与菊花、两药均能平肝和疏泄风热之邪,对于肝经风火上炎之头痛目眩及风热外感头痛目赤证,常相伍为用。但钩藤偏于熄风止痉,菊花偏于疏风泄热。

钩藤的临床应用

用于热证抽搐。无论小儿或成分的高热抽搐,都常用钩藤。小儿急惊风尤为多用,在小儿高热而有抽搐倾向者,用钩藤有预防作用,对程度较轻的抽搐也有止痉作用。但对抽搐较重者,钩藤的止痉作用较弱。又单用效力不甚显著,须配羚羊角或犀角、天麻、全蝎,以加强清热,止痉作用,方如羚角钩藤汤。

用于肝风晕眩,治高血压所致的头晕眩,取其有降血压的镇静作用。对改善肢端麻木感也有一定帮助。常配桑叶、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如肝阳上亢较显著,兼有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苔黄、脉弦数,则更配石膏清热、茯神镇静,方入钩藤散。

钩藤的配伍应用

配天麻:钩藤清热熄风。天麻熄风祛痰、平肝止痉、稍兼温燥。二药合用,钩藤之清能减天麻之燥,平肝熄风、两无弊害。既治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手足麻木。

配薄荷:钩藤甘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薄荷清热疏风、透疹、清利咽喉、头目。钩藤偏于清,薄荷偏于散。二药配伍,祛风热,利咽喉,平肝风,对小儿初起风热有预防抽搐之效。也可治疗风阳上扰之头胀头痛,头晕目眩。钩藤入煎荆宜后下,不可久煎。

配牛膝:钩藤甘寒、质轻味薄,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并能降压。牛夕苦酸平,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舒筋通络、引血下行以降压。两药配用,…清一补,清上补下,平脬熄风。可治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半身麻木,膝软乏力。

配全蝎:钩藤清肝泄热雨平肝阳,熄风镇痉,治肌肉跳动,手足抽搐。全蝎熄风止抽,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能弓}各种风药直达瘸所。对于频频抽动,手足震颤、止痛作用均强。二药合用,清热熄风,通经止痛。可治肝风内动,头晕、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烦燥不安等证。

配菊花:钩藤清泄肝热而平肝阳,熄风镇痉

中药材的功效

。菊花长于平降肝阳,疏散风热。二药合用,一疏一清,平降肝阳,清热祛风。对外感风热或内伤肝阳上亢引起之头晕目眩,均可应用。

配紫草:钩藤质轻味薄、有透发清热之力。紫草甘寒、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两药合用、透疹之力较强。用于疹出不畅。《本草正义》:“濒潮又谓其发斑疹,则本于钱仲阳之紫草散、方用钩藤子、紫草茸等分末、温酒调服。按仲阳之所发斑,即是痘疮及瘄子,非今人时病中之能谓发斑。钩藤轻能透发,清能解热,而佐以紫草凉血活血,助其流动,又以酒辅之,能发亦能清火,洵是不亢不卑稳妥之法”。

猜你喜欢:

1. 钩藤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3.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4. 钩藤的功效作用和相关选方

5.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料

6.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半夏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与作用的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作用   功效   种植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