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药材功效及作用:桦树皮的功效及副作用 桦树皮的药用价值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9-18 22:59:22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药材功效及作用:桦树皮的功效及副作用 桦树皮的药用价值》,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桦树皮的功效及副作用 桦树皮的药用价值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桦树皮的功效及副作用,以及桦树皮的药用价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桦木皮的功效与作用
  • 2、白桦树皮提取物的状态
  • 3、中草药:桦木皮的功效与作用
  • 4、亮叶桦皮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 5、桦树皮有什么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解毒。主咽痛喉痹;咳嗽气喘;黄疸;腹泻;痢疾;淋证;小便不利;乳痈;疮毒;痒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或锻存研末调撒。

注意

《本草经疏》:脾胃弱,易于作泄者忌之。

附方

1治五疸发黄:桦木皮、铃儿茵陈各等分。煎汤作茶饮。(《林氏家抄方》)

2治痢疾:桦树皮锻炭,研成细末。每次一钱,糖为引,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3治小便热短:桦皮浓煮汁饮。(《濒湖集简方》)

4治乳痈疽初发,肿痛结硬欲破脓:北来真桦皮,无灰酒服方寸匕,就之卧。(《灵苑方》)

5治吹乳:桦皮手掌大一方,皂角子七个。上二味烧成灰,好酒空心调服。(《普济方》桦皮散)

6治肺脏风毒,遍身疮疥及瘾疹瘙痒,搔之成疮,又治面上风刺及妇人粉刺: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于银铫子内熬,候水减一半已来,取出,放令干)、荆芥穗各二两,枳壳(去瓤,用炭火烧存性,取出,于湿纸上令冷)、桦皮(烧成灰)各四两,甘草(炙)半两。上药除杏仁外,余药都捣罗为末,却将杏仁别研令极细,次用诸药末旋旋入研令匀。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日进三服;疮疥甚者,每日频服。(《局方》桦皮散)

7治汤火伤:桦树皮锻炭研末,外敷。(《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桦木皮,五疸皆湿热蕴于阳明所致,苦平能除湿热,故主诸疸也。藏器以之治伤寒时行热毒疮,宗奭以之治肺风毒,皆取其苦凉能散风邪热毒之义耳。

2.《本草汇言》:桦木皮,苦寒善降,能散郁热风毒;轻浮柔软,能消乳毒痈疡。但寒淡清脆之物,如脾胃冷弱,易于作泄者,勿多服久服。

3.《本经逢原》:桦皮,治湿热疠风痈毒,取其能辟恶气,杀虫NI也。《开宝》治诸黄疸,浓煮汁饮之,以其能利小便也。

4.《伤寒身验方》:浓煮汁冷饮,主伤寒时行热毒疮(豌豆疮)。

5.《开宝本草》:浓煮汁饮之,主诸黄疸。

6.《本草衍义》:烧为黑灰,合他药,治肺风毒。

7.《纲目》:治乳痈。

8.《吉林中草药》:解毒。治痈疮肿毒,痢疾。

临床应用

1.治疗多种炎症:取桦树皮7两,剥去上层白皮,切碎,用10倍量水煎煮2小时;按此共煎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800ml,加入蔗糖3两搅拌,再加水煎至1000ml,过滤备用。每次50-100ml,日服2次。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肾炎、牙周炎、外伤感染、尿路感染、疖肿及腹泻等共247例,均有效果,其中对乳腺炎疗效较显著。

2.治疗慢性气管炎:桦树皮50g,制成煎剂、糖浆剂或冲剂,每日3次分服;或用50%针剂,每日1次2ml,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均以10天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在不同季节先后观察1001例,有效率在80%左右。桦树皮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及消炎的作用

药材功效及作用

,以祛痰、镇咳效果最好,平喘次之。疗效不受年龄、病程的影响,口服与注射效果相同。用药量如超过50g,或延长疗程,疗效并无明显提高。同时发现桦树皮尚有利尿、消肿、镇静等作用。对合并肺心病的数例患者,服用本药后尿量增加,浮肿消退;数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多数患者反映,服药后食欲增加。用药期间有轻微口干、胃难受、恶心等现象,但未发现严重过敏或毒性反应。

摘录

《中华本草》

白桦树皮提取物的状态为水提物和粗提物。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白桦树皮提取物主要成分为三菇烯类。分段萃取的甲醇提取物中三菇烯类占80%以上,其它为酚类物质,而内皮以酚类物质为主。其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桦树皮的水提物和粗提物有抗肿瘤作用。另外,白桦树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有降血脂作用,常用作以白桦树皮提取物为原料的降血脂保健品。

桦木皮

(《开宝本草》)

【异名】桦皮(《灵苑方》),桦树皮(《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的树皮。

【植物形态】①华北白桦,又名:红桦、桦皮树。

落叶乔木,高达15~20米。树皮横裂,纸质,分层剥落,白色,光滑,具白粉;嫩枝红褐色,有腺点。单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常2~3簇生;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7.5厘米,宽2.5~5.5厘米,基部截形、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不整齐钝齿,两面有黄白色或褐色腺点,侧脉5~8对,直达齿端;叶柄细。花单性, ,雌雄同株,排列为柔荑花序;雄花序常3个着生枝端,下垂,长约8厘米,每苞腋有3雄花,具萼,雄蕊2)雌花序单生枝端,每苞有3花,花柱2,每苞内具2小苞,共发展为果苞。果穗圆筒状,直立,长2.5~3.5厘米,具长梗;果苞3裂,黄褐色,内部有短细毛,中裂狭尖长三角形,两侧裂宽圆形;小坚果扁椭圆形,具2膜质翅,花柱宿存。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长在潮湿的壤土上,但亦能耐干燥。分布山西、河北等地。

②白桦

落叶乔木,高15米左右。树皮白色,易剥落;嫩枝红褐色,光滑无毛,上有白色皮孔。叶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长5~6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侧脉5~7对。花单性,雌雄花均集成柔荑花序。果穗为球穗状,窄而长,下垂,通常长3.6~4厘米,宽0.6~0.7厘米,苞楔形,长0.2~0.5厘米,中裂片稍长于两侧裂片。

生于山地林区。分布东北、西北、西南和内蒙古等地。

以上植物树干中流出的液汁(桦树液)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伐下桦木,剥取柔软的外皮,晒干。

【药材】白桦的干燥树皮,呈大张的反卷筒状,卷筒的外表面(即皮的内表面)淡黄棕色,有深色横条纹。卷简的内表面(即皮的外表面)灰白色而微带红,上有疙瘩样的枝痕,黑棕色。质柔韧,折断略平坦,可成层的片状剥落。气微弱而香;味苦。

产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华北白桦树皮含白桦脂醇约35%,各种高级脂肪酸约35%以上,鞣质约7%(内皮含鞣质约11%)。初试尚含酚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多糖类、皂甙、蛋白质、三萜类化合物、总甙、树脂和油脂。鲜叶含桦叶烯三醇、桦叶烯四醇等三萜类,含鞣质5.19%。小坚果含油11.44%。

白桦树皮含白桦脂醇约23%。

【药理作用】①止咳、祛痰与平喘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白桦树皮的水、甲醇、乙醚及酸性乙醇的提取物以及乙醚析出物,都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其中以水和甲醇的提取物以及乙醚析出物效果较好。小鼠腹腔注射桦树皮的水提取物、乙醇处理的水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以及酸性乙醇提取物都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也是水和甲醇的提取物效果较好,乙醚提取物无效(酚红法)。豚鼠腹腔注射乙醇处理的白桦树皮水提取物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

②抗菌作用

白桦树皮煎剂在试管内对肺炎双球菌、卡他奈瑟氏菌及甲型链球菌的某些菌株有抑制作用。

【毒性】白桦树皮水煎浓缩液经乙醇处理,再加浓氨水沉淀后之滤液,回收乙醇加水溶解的部分,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92.92克生药/公斤。

桦木属植物的树皮,在发生腐脱的部位中,含某种成分,对大鼠移植的肉瘤-45有一定作用,治疗组的动物经治疗后体重增加,其作用方式与溶肉瘤素有所不同,二者合并应用,可能收到更好效果。

【性味】苦,寒。

①《开宝本草》:"苦,平,无毒。"

②《本草汇言》:"苦,寒,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消肿解毒。治肺炎,痢疾,腹泻,黄疸,肾炎,尿路感染,慢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急性乳腺炎,疖肿,痒疹,烫伤。

①《伤寒身偏方》:"浓煮汁冷饮,主伤寒时行热毒疮(豌豆疮)。"

②《开宝本草》:"浓煮汁饮之,主诸黄疸。"

③《本草衍义》:"烧为黑灰,合他药,治肺风毒。"

④《纲目》:"治乳痈。"

⑤《吉林中草药》:"解毒。治痈疮肿毒,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制成糖浆或冲剂。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宜忌】《本草经疏》:"脾胃弱,易于作泄者忌之。"

【选方】①治五疸发黄:桦木皮、铃儿茵陈各等分。煎汤作茶饮。(《林氏家抄方》)

②治痢疾:桦树皮煅炭,研成细末。每次一钱,糖为引,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小便热短:桦皮浓煮汁饮。(《濒湖集简方》)

④治乳痈疽初发,肿痛结硬欲破脓:北来真桦皮,无灰酒服方寸匕,就之卧。(《灵苑方》)

⑤治吹乳:桦皮手掌大一方,皂角子七个。上二味烧成灰,好酒空心调服。(《普济方》桦皮散)

⑥治肺脏风毒,遍身疮疥及瘾疹瘙痒,搔之成疮,又治面上风刺及妇人粉刺: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于银铫子内熬,候水减一半已来,取出,放令干)、荆芥穗各二两,枳壳(去瓤,用炭火烧存性,取出,于湿纸上令冷)、桦皮(烧成灰)各四两,甘草(炙)半两。上药除杏仁外,余药都捣罗为末,却将杏仁别研令极细,次用诸药末旋旋入研令匀。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日进三服;疮疥甚者,每日频服。(《局方》桦皮散)

⑦治汤火伤:桦树皮煅炭研末,外敷。(《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多种炎症

取桦树皮7两,剥去。上层白皮,切碎,用10倍量水煎煮2小时;按此共煎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800毫升,加入蔗糖3两搅拌,再加水煎至1000毫升,过滤备用。每次50~100毫升,日服2次。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肾炎、牙周炎、外伤感染、尿路感染、疖肿及腹泻等共247例,均有效果,其中对乳腺炎疗效较显著。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桦树皮50克,制成煎剂、糖浆剂或冲剂,每日3次分服;或用50%针剂,每日1次2毫升,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均以10天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在不同季节先后观察1001例,有效率在80%左右。桦树皮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及消炎的作用,以祛痰、镇咳效果最好,平喘次之。疗效不受年龄、病程的影响,口服与注射效果相同。用药量如超过50克,或延长疗程,疗效并无明显提高。同时发现桦树皮尚有利尿、消肿、镇静等作用。对合并肺心病的数例患者,服用本药后尿量增加,浮肿消退;数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多数患者反映,服药后食欲增加。用药期间有轻微口干、胃难受、恶心等现象,但未发现严重过敏或毒性反应。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桦木皮,五疸皆湿热蕴于阳明所致,苦平能除湿热,故主诸疽也。藏器以之治伤寒时行热毒疮,宗奭以之治肺风毒,皆取其苦凉能散风邪热毒之义耳。"

②《本草汇言》:"桦木皮,苦寒善降,能散郁热风毒;轻浮柔软,能消乳毒痈疡。但寒淡清脆之物,如脾胃冷弱,易于作泄者,勿多服久服。"

③《本经逢原》:"桦皮,治湿热疠风痈毒,取其能辟恶气,杀虫匿也。《开宝》治诸黄疸,浓煮汁饮之,以其能利小便也。"

提醒您:桦木皮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Lianɡ Ye Hua Pi

【别名】 桦树皮、桦杆树皮(《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树皮

中药材功效

。夏、秋采收。

【化学成份】树皮含挥发油(桦皮油)0.2~0.5%,其中97%以上是水杨酸甲酯。树皮和木材干馏可得桦焦油,主要成分为愈创木酚、苯甲酚、焦性儿茶酚、甲醇等。嫩芽可提取桦芽油,收量3.5~8%,该油主要成分为香桦烯醇、香桦烯等。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微温,味苦。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 除湿,消食,解毒,治食积停滞,乳痈红肿,时行热毒疮,风疹,小便短赤,胸腹饱胀,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辞典》

1、用品类

如吧台垫、花筒 、挎包 、果品盒、背篓、鱼篓 、桌椅、宠物屋、独木舟、工艺树皮船。

2、饰品类

如工艺画、挂饰、风铃、小挂件、摆件。

3、原料类:

如 桦树皮 、桦树枝、 松树皮、松果、 杞柳、 苔藓。

扩展资料

桦树皮工艺的起源

使用桦树皮做房子、渔船、生活器具,是赫哲族先民在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社会环境严重闭塞、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况下维持生存的一种举措。

据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孙亚强介绍,早期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流域的赫哲人的生活离不开桦树皮。

他们出生在桦树皮窝棚,孩子放在桦树皮摇篮、戴桦树皮帽,炊具是用桦皮制作的桶、盆、碗、盘和杯,盛物用桦树皮箱子、盒子,捕鱼用桦皮船,用桦树皮做鹿哨吸引猎物,人死后用桦树皮覆盖棺木。

“正因为绝大部分桦树皮制品都是维持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桦树皮制作技艺才在千百年中口传心授、薪火相传,不断完善并传承下来。”饶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鹏萧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桦树皮的制作技艺

人民网-会说话的桦树皮:科学发掘赫哲族桦树皮制作技艺

桦树皮的功效及副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桦树皮的药用价值、桦树皮的功效及副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树皮   作用   白桦   提取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