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第一中药材网:野芝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野芝麻的根是什么样子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9-22 18:40:03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第一中药材网:野芝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野芝麻的根是什么样子》,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野芝麻根的功效与作用 野芝麻的根是什么样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野芝麻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野芝麻的根是什么样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黑芝麻根有什么用
  • 2、中草药:野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 3、中草药:山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 4、野山芝麻治什么病?

芝麻根,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野芝麻Lamium barbatum Sieb. etZucc.的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各地。西北的陕西、甘肃,中南的湖北,湖南以及西南的四川、贵州等地均有之。具有清肝利湿,活血消肿之功效。用于眩晕,肝炎,咳嗽咯血,水肿,白带,疳积,痔疮,肿毒。

野芝麻

(《植物名实 考》)

【异名】续断(《江苏植物名录》),白花菜(《东北药植志》),白花野芝麻(《黑龙江中药》),糯米饭草、吸吸草(《浙江民间草药》),包团草、泡花草(《贵州民间药物》),野油麻(《湖南药物志》),土蚕子(《常用中草药配方》)。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芝麻的花或全草。

【植物形态】野芝麻

多年生草本,高30~55厘米。茎直立,单一,具4棱,被粗毛。叶对生,心脏卵形,长3~9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长尾尖,基部心形,有时近截形,边缘具粗牙齿,两面有伏毛;叶柄长6~50毫米。轮伞花序生于上部叶腋间;苞片线形,长1.8~5毫米,具毛;花萼5裂,裂片锥形或针形,比萼筒稍长或长近1倍;花冠白色,长20~30毫米,2唇,有长毛,上唇呈兜状向下弯曲,下唇3裂,下垂;雄蕊4,2强,花丝有茸毛,花药黑紫色;子房4深裂,花柱着生子房底,柱头2裂。小坚果三角状,暗褐色,长约3毫米。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林缘、林间空地、灌木丛间,或溪边、山脚下、路旁草丛中。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野芝麻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5~6月采花或全草,阴干。

【化学成分】叶含粘液质、鞣质、挥发油、抗坏血酸0.56%、胡萝卜素15毫克%、皂甙。花含黄酮甙等成分;黄酮甙中有异槲皮甙、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黄甙1.07%、山柰酚-3-双糖甙、野芝麻甙、芸香甙;其他还有胆碱、粘液质、挥发油0.05%、皂甙、抗坏血酸0.72%、组胺酪胺、焦性儿茶酚鞣质5.2%、绿原酸、咖啡酸等。另据报道,金株含水苏碱2.01%。

【药理作用】野芝麻提取物可使动脉及子宫收缩,可用于子宫出血。该植物含强溶血作用的皂甙,但不在花中。小鼠口服从野芝麻分离出来的黄酮,能抑制可卡因产生的兴奋作用。

【性味】《浙江民间草药》:"味微甘,性平。"

【功用主治】治肺热咳血,血淋,白带,月经不调,小儿虚热,跌打损伤,肿毒。

①《东北药植志》:"花,治白带及月经困难。"

②《黑龙江中药》:"花,清血止血,治月经不调和月经前后腹痛。"

③《浙江民间草药》:"梗,花,止咳血,清肺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鲜者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咯血咳嗽:吸吸草五钱至一两,鹿衔草五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子宫颈炎,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野芝麻五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小儿虚热:野芝麻三钱,地骨皮三钱,石斛四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血淋:野芝麻炒后研末,每服三钱,热米酒冲服。(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闪挫扭伤:土蚕子鲜全草四两,鲜佩兰四两,鲜栀子叶四两。共捣烂外敷。(《常用中草药配方》)

⑥治骨折:包团草、铁线草,接骨丹、接筋藤各等量,捣烂炒热包伤处。(《贵州草药》)

⑦治肿毒,毒虫咬伤;野芝麻、山莴苣、萱草,共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提醒您:野芝麻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山芝麻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岗油麻(《生草药性备要》),岗脂麻(《岭南采药录》),山油麻(《广州植物志》),田油麻、仙桃草(《福建民间草药》),野芝麻、狗屎树(《广西中兽医药植》),假芝麻(《广西药植 志》);山麻(《闽南民间草药》),假油麻、芝麻头(《岭南草药志》),牛釜尾(《广西中草药》),山野麻(《福建中草药》),白头公、油麻甲(江西《草药手册》),野麻甲、假麻甲(《广东中草药》)。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的全株。

【植物形态】山芝麻

小灌木,高约1米。小枝密被灰黄绿色短柔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线形,长4~8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圆形,脉3出,全缘,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淡 星状柔毛;叶柄长5~7毫米。花序腋生,密生小花;花苞1片,线状尖针形;花柄短;萼简状,长6~7毫米,5裂,被星状短柔毛;花瓣5,淡紫色,线形,长约1厘米;雄蕊10,连合成雄蕊柱,雄蕊柱与雄蕊柄合生,顶端5裂,花药群集在裂齿间,退化雄蕊5;子房5室,被毛,花柱柔弱。蒴果卵状长圆形,长12~20毫米,先端短尖,密被星状柔毛。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生于荒山、丘陵、荒坡、路边。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西南等地。

【采集】6月前采其全株,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根含黄酮甙、酚类、鞣质。

【性味】辛微苦,凉。

①《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凉。"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无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微苦,凉。"

【功用主治】解表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痄腮,麻疹,痢疾,肠炎,痈肿,瘰疬,疮毒,湿疹,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

②《广州植物志》:"叶:捣烂敷患处,治疮毒。"

③《福建民间草药》:"去瘀生新,消痈解毒。"

④《南宁市药物志》:"解表清热,治痧气,热性感冒,毒疮。"

⑤《泉州本草》:"清热止渴,祛痰止咳。治肺病,瘰疬。"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宜忌】《广西药植 志》:"虚寒症忌服。"

【选方】①治外感痧气,阳黄疸,热疟:山芝麻、古羊藤根、两面针等分。共磨粉。每服一钱。开水送下,日服二、三次。(《广西药植 志》)

②治痢疾:鲜山芝麻一两。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风湿痛:山芝麻根二两,黄酒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风毒流注:鲜山芝麻一至二两。洗净切碎,鸭蛋一枚,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⑤治痈疽肿毒:鲜山芝麻叶。捣敷。(《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痄腮:山芝麻叶二至三两。捣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⑦治睾丸炎:鲜山芝麻七至八钱。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肺痨咳嗽:鲜山芝麻根三至五钱。洗净切片,和冰糖适量加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⑨治骨结核病:山芝麻根一两,和小雄鸡一只(去肠内杂物),酌加清水炖熟,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淋巴结核:山芝麻根二两。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⑾治毒蛇胶伤:山芝麻根二至三两。用酒煎饮;另搽擦患处。(《岭南草药志》)

⑿治漏管:山芝麻根二两,羊肉半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志》)

⒀治肠炎腹泻:山芝麻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⒁治湿疹:山芝麻干根研粉,米酒调涂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⒂治乳痈:山芝麻鲜稂一两。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⒃治蛇头疔:山芝麻鲜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

以干根1两作煎剂或流浸膏冲服,一般每日1剂,个别病例日服2剂或半剂,2次分服。治疗18例,其中属于I期1例,Ⅱ期4例,Ⅲ期13例;服药最短者7天,最长者70天,平均34.3天。治疗结果,按北京阜外医院规定估计标准,显效5例,有效4例,轻效2例,无效7例。其中Ⅲ期者显效4例,有效2例,轻效1例。症状的改善,似以心悸、失眠、面红、夜间多尿、头晕等较为显著。8例在治疗前后作了血清胆甾醇检查,其中6例阼低,2例不变,服药期间心、肾、血液等未见严重毒性表观,仅少数出现腹泻、腹痛、头痛、恶心、呕吐、多汗、眼皮震颤、四肢麻感等副作用,但无影响治疗的情况。

②治疗痔疮

取山芝麻根8斤,芭蕉叶(烧灰存性)1斤,石灰乳(即浓石灰液)1斤,制成澄清透明注射液供局部注射。注射方法: *** 常规消毒,普鲁卡因局麻,用止血弯钳固定痔根部,然后从痔顶缓慢注入药液0.3~0.6毫升,俟痔核变灰黑色后约15分钟,去钳,用新洁尔灭冲洗,塞入凡士林纱布,覆盖固定。治疗215例,1例无效,其余均于治疗后3~5天痔核枯落,10天左右愈合。凡有严重的肾脏病、循环系统疾病、活动期肺结核及孕妇,均忌用。对 *** 部有急性感染者以及痔核正在发炎出血者,须待炎症消退后方可注射。每次注射最多不超过两个痔核,第2次需间隔半月左右。此外,注射时还需注意保护痔核周围腱膜,以防药液损害。经常保持大便通畅,每日用高锰酸钾液行局部坐浴3~4次,忌吃辛辣 *** 性食物。注射后未见全身反应,少数病例有局部胀辣感,均能忍受。

提醒您:山芝麻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目录山芝麻的功效山芝麻的作用山芝麻的治病附方山芝麻的宜忌配伍性凉;味辛微苦;

功效解表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痄腮,麻疹,痢疾,肠炎,痈肿,瘰疬,疮毒,湿疹,痔疮。

禁忌虚寒症忌服。

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的根。因其果实形似芝麻的果实而得名,全草入药。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谓其:"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润大肠,食多大便必快。"《增订岭南采药录》谓:"岗芝麻根为凉茶主要原料,亦治骨鲠口喉。台湾药书称为苦麻头,根煎水饮可治疟"。本品自清代即为广东凉茶(原王老吉凉茶)的主要药料;近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以其根或全株供药用。

中药材山芝麻又称作“野山芝麻”;也有地区称作:香芝麻棵;野芝麻棵;野芝麻;中药野山芝麻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长角山芝麻的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山芝麻的功效与作用:消炎解表,截疟,止泻。主治感冒,扁桃体炎,喉炎,肠炎,疟疾,腹泻。

山芝麻的功效

【性味】

辛微苦,凉。

《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凉。

《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无毒。

《南宁市药物志》: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

解表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痄腮,麻疹,痢疾,肠炎,痈肿,瘰疬,疮毒,湿疹,痔疮。

《生草药性备要》: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

《广州植物志》:叶:捣烂敷患处,治疮毒。

《福建民间草药》:去瘀生新,消痈解毒。

《南宁市药物志》:解表清热,治痧气,热性感冒,毒疮。

《泉州本草》:清热止渴,祛痰止咳。治肺病,瘰疬。

解表清热

山芝麻味辛微苦性凉,辛能宣散解表,寒能清热,故可用治感冒发热,咳嗽,麻疹等。如《泉州本草》目:“清热止渴,祛痰止咳。治肺病……。”

解毒消肿

山芝麻味辛苦,辛能发散,:苦能泻火解毒,毒祛肿消。用治痈肿疮毒等。如《生草药性备要》曰:“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

祛风除湿

山芝麻味辛苦,性凉,辛散祛风,苦能燥湿,凉可清热,临床用治湿疹及风毒流注最宜。

山芝麻的作用

抗菌

对金 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降压

山芝麻用于高血压病人有降压作用

治痔疮

用于痔疮患者有一定功效。

【临床应用】

治疗高血压病

以干根1两作煎剂或流浸膏冲服,一般每日1剂,个别病例日服2剂或半剂,2次分服。

治疗18例,其中属于I期1例,Ⅱ期4例,Ⅲ期13例;服药最短者7天,最长者70天,平均34.3天。

治疗结果,按北京阜外医院规定估计标准,显效5例,有效4例,轻效2例,无效7例。

其中Ⅲ期者显效4例,有效2例,轻效1例。

症状的改善,似以心悸、失眠、面红、夜间多尿、头晕等较为显著。

8例在治疗前后作了血清胆甾醇检查,其中6例阼低,2例不变,服药期间心、肾、血液等未见严重毒性表观,仅少数出现腹泻、腹痛、头痛、恶心、呕吐、多汗、眼皮震颤、四肢麻感等副作用,但无影响治疗的情况。

治疗痔疮

取山芝麻根8斤,芭蕉叶(烧灰存性)1斤,石灰乳(即浓石灰液)1斤,制成澄清透明注射液供局部注射。

注射方法:肛门常规消毒,普鲁卡因局麻,用止血弯钳固定痔根部,然后从痔顶缓慢注入药液0.3~0.6毫升,俟痔核变灰黑色后约15分钟,去钳,用新洁尔灭冲洗,塞入凡士林纱布,覆盖固定。

治疗215例,1例无效,其余均于治疗后3~5天痔核枯落,10天左右愈合。

凡有严重的肾脏病、循环系统疾病、活动期肺结核及孕妇,均忌用。

对肛门部有急性感染者以及痔核正在发炎出血者,须待炎症消退后方可注射。

每次注射最多不超过两个痔核,第2次需间隔半月左右。

此外,注射时还需注意保护痔核周围腱膜,以防药液损害。

经常保持大便通畅,每日用高锰酸钾液行局部坐浴3~4次,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射后未见全身反应,少数病例有局部胀辣感,均能忍受。

山芝麻的治病附方

治外感痧气,阳黄疸,热疟:山芝麻、古羊藤根、两面针等分。共磨粉。每服一钱。开水送下,日服二、三次。(《广西药植 志》)

治痢疾:鲜山芝麻一两。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风湿痛:山芝麻根二两,黄酒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风毒流注:鲜山芝麻一至二两。洗净切碎,鸭蛋一枚,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治痈疽肿毒:鲜山芝麻叶。捣敷。(《福建民间草药》)

治痄腮:山芝麻叶二至三两。捣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治睾丸炎:鲜山芝麻七至八钱。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肺痨咳嗽:鲜山芝麻根三至五钱。洗净切片,和冰糖适量加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治骨结核病:山芝麻根一两,和小雄鸡一只(去肠内杂物),酌加清水炖熟,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淋巴结核:山芝麻根二两。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毒蛇胶伤:山芝麻根二至三两。用酒煎饮;另搽擦患处。(《岭南草药志》)

治漏管:山芝麻根二两,羊肉半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志》)

治肠炎腹泻:山芝麻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湿疹:山芝麻干根研粉,米酒调涂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乳痈:山芝麻鲜稂一两。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治蛇头疔:山芝麻鲜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

第一中药材

。(《福建中草药》)

山芝麻的宜忌配伍

(一)和合宜忌

虚寒症忌服。孕妇及体弱者忌服山芝麻。山芝麻有小毒,内服量不宜过大

有什么用

。中毒时可见恶心,腹泻,头晕等反应。

(二)配伍应用

配菊花

山芝麻味辛微苦。性凉,辛散苦降、泻火解毒,且能清热解表。菊花味辛甘苦,微寒,善清上焦风热,且能平肝息风,解毒消肿。二药伍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奏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之效,用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及痈疽肿痛等。

配金银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轻宣疏散,清热解毒之效,且能清肠止痢;山芝麻味苦性凉,苦寒降泻,清热解毒。二药相伍,功效益彰,使清热解毒之力增强,主治痢疾,痈肿疮毒疗效最佳。

配秦艽

秦艽味辛能散,味苦能泄,长于祛风除湿,和血舒筋,且有退骨蒸劳热之效,善疗周身酸痛烦热。风湿热痹;山芝麻辛苦微凉,辛散祛风,苦寒降泄,除湿长于清热解毒。二药伍用,相使相助,加强疏散湿热通湿滞,散热结,舒筋络,利关节之功。临床用于腰腿筋肉拘挛疼痛,关节肿胀不利,风湿痹痛等。

配桂枝

山芝麻苦辛,苦能降泄,辛能散能通,善泄经络之湿淫,因其性寒,偏热者用之为宜,桂枝辛甘发散,性温通经,除痹止痛,又能温阳化气.利水除湿。山芝麻得桂枝之作,变寒为热,二药配伍,相使相助,加强祛风除湿,除痹止痛的作用,旦可邋阳化气,利水消肿,常用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的痹证,对于下肢疼痛重着兼有肿胀之湿胜着痹者,最为适宜。

配大青叶

大青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效,作用偏于全身,山芝麻辛散苦降,泻火解毒。二药相伍,相得益彰,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增强,用治痄腮,痈肿疗效甚佳。

野芝麻根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野芝麻的根是什么样子、野芝麻根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芝麻   草药   民间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