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有什么用:黄白的作用和功效 黄柏功效以及适用人群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10-03 11:31:47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有什么用:黄白的作用和功效 黄柏功效以及适用人群》,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黄白的作用和功效 黄柏功效以及适用人群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白的作用和功效,以及黄柏功效以及适用人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黄白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 2、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 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

黄白散--《回春》卷八

【处方】榆树根白皮(为细末)1两,黄丹2钱。

【制法】上药搅匀。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牲畜火伤,照患处涂之;须臾流水出可治;不流水,是烧得太重,不可治也。然人被烧亦同此断。

【摘录】《回春》卷八

黄白散--《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黄柏1两,轻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臁疮湿毒及遍身热疮。

【用法用量】用猪胆汁调涂,湿则干掺。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黄白散--《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大黄1两,白芷1两。

【功能主治】杖疮。

【用法用量】水煎浓汁,揉洗伤处,以痒至痛、痛至痒、瘀散见红为度,拭干贴药。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黄白散--《回春》卷五

【处方】黄柏、孩儿茶、枯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口疮及口中疳疮。

【用法用量】凡患人先用陈仓小米熬汤,候冷漱口洁净,次将药末掺患处。不拘3-5年诸治不愈者,此药敷3-5次即愈。

【摘录】《回春》卷五

黄白散--《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黄柏皮、黄连(去须)、白矾(锻过)、白蛇皮(烧灰)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腊茶末各少许和匀。

【功能主治】去风干水。主治风毒流行,近谷道四畔时复生泡,痒而生痛。

【用法用量】津唾调涂;过痒抓破,水出即涂;如水多,即干搽。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黄白散--《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白矾2钱(飞),黄丹3钱(炒紫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解驴涎马汗中毒物。

【用法用量】涂患处;如干,油调。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黄白散--《医方大成》卷八引《简易》

【处方】雄黄、白矾、细辛、瓜丁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鼻齆,息肉,鼻痔。

【用法用量】搐于鼻中。

【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简易》

黄白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黄柏(蜜炙)1分,白垩1分

有什么用

,芜荑(并为末)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研膏)7枚,腻粉(研)2钱匕。

【制法】上药再同研匀。

【功能主治】下注生疮。

【用法用量】先以盐浆水洗,候干,以药散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黄白散--《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芒消(研)1两半,硫黄(研)1两。

【制法】先将芒消于铫子内熬令沸,澄清,下硫黄末于铫子内,搅令焰出绝,倾在新碗内,放冷,为细末。

【功能主治】狗咽。喉中忽觉结塞不通,如喉痹状。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黄白散--《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大黄半分,白术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虚热,大小便出黄沫如蟹吐沫者,良久即青。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半钟,煎3分,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黄白散--《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处方】轻粉1钱,杏仁(去皮尖)1钱,白矾1钱,雄黄1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药用乳钵先研杏仁如泥,后入雄、矾、麝香为极细末,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厚味拥湿热蒸于肺门,致患鼻痔,生鼻孔内,如肉赘下垂,色紫微硬,撑塞鼻孔,气息不通,香臭莫辨;或臭不可近,痛不可摇。

【用法用量】患者于卧时用筋头蘸米粒许,点息肉上,每日1次。半月效。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二页首

黄芪(huáng qí),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

黄芪(13)黄芪的干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 三级保护植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功效与作用: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1.益气固表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2.补气养血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3.降血压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营养价值: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选购: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 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

中药材大全图片及名称功效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质量以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红芪以皮色红润、根条均匀、坚实、粉性足者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 存储: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食用方法: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这种食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功效与作用涉及很多方面,入药的食材都需要更加注意,一些食用的禁忌也需要我们了解一下,看完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你了解了吗?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1

黄芪

别名:黄耆、独根、箭芪、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

禁忌人群:腹胀、风热咳嗽、感冒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忌食。

黄芪的基本介绍

黄芪(huáng qí),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 三级保护植物。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的营养价值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的选购

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 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质量以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红芪以皮色红润、根条均匀、坚实、粉性足者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

黄芪的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芪的食用方法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2

黄芪泡水喝能排毒

《本草纲目》中指出,人参补中,黄芪实表,若是遇到“表虚自汗、亡阳溃疡、痘疹阴疮者,当以黄芪为君,人参为臣”。也就是说,在实表、解毒方面,黄芪可以作君王,人参只能当臣子,黄芪这时比人参的作用还要好。

黄芪泡水喝能治失眠

黄芪能够缓解入睡困难的失眠。这种失眠通常表现为上床后怎么也睡不著,而且白天越劳累,晚上越睡不著,这时可用黄芪30克、党参30克一起煮水喝。

黄芪煮水能治自汗

所谓“自汗”,就是白天虽然没有剧烈运动,温度也不太高,但人仍然会大量出汗,这种症状多由人体气虚造成。经常用黄芪泡水喝对自汗现象有明显效果。著名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了他治疗一例自汗症患者的.医案。沧州一位20多岁的女子,常胸闷气短,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张锡纯让她用黄芪煮水服用,没几天就好了 。

黄芪泡水喝可补益脾胃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前代医家对黄芪的论述,其中指出黄芪能够壮脾胃。可见黄芪也是补益脾胃的一大“药林高手”。

此外,黄芪还可以用来煲汤,不但提升汤的营养,还能起到调味作用,尤其是在煲老鸡汤时,加入黄芪党参、山药,味道会格外地香。黄芪加怀山药、苍术、玄参,还有降糖的作用。这是中医大师施今墨先生发明的一个极其有名的“降糖对药”,经多年临床实践表明,效果非常好。

黄白的作用和功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柏功效以及适用人群、黄白的作用和功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功效   作用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