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岩柏草的功效与作用 岩柏草中药别名

来源:http://1zy.cn/ 作者:第一中药材网 发表于:2023-10-08 16:19:19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岩柏草的功效与作用 岩柏草中药别名》,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岩柏草的功效与作用 岩柏草中药别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岩柏草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岩柏草中药别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世界上最有趣的草 堪称九死还魂草
  • 2、岩柏草的介绍?
  • 3、岩柏与黄柏有区别吗
  • 4、谁有详细的岩柏资料??急用
  • 5、中草药石上柏的别名是不是岩柏,

在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人参成精,人参娃娃会走路,但那只是传言,并不是真的,而真正会走路的植物有没有呢?当然有,那就是卷柏,能自己把根从土里拔出来,随风而动,遇到水多的地方又能钻到土里生长,简直了有没有!

会走路的草--卷柏 简介

卷柏,又叫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是一种蕨类植物,呈垫状,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传说在昆仑山上,王母娘娘沐浴的天池岸上有一株草,有起死回生之力。有一年人间发生天灾人祸,住在天上的仙女看到人间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便将此草偷偷带下人间拯救了无数人。龙王知道后大怒,将龙女打下凡间,龙女为了普救众生甘愿化成还魂草,所以卷柏也被称为九死还魂草。

分布

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比如湖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国外的话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和菲律宾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形态特点及特征

土生或石生,复苏植物,呈垫状。主茎直立,棕黑苍劲,项端小枝枝叶丛如莲花状(也象放射状),叶四列,鱼鳞状密生,项端有小芒;正常生长时,叶表面深绿色,干旱环境里,枝叶卷缩呈淡绿稍带灰白色,适应性极强,有四大本领:耐寒、耐热、耐旱、耐湿。当干旱来临时,它的全身细胞都处在休眠状态之中,新陈代谢几乎全部停顿,像死去一样,得到水分后,全身细胞才会重机关报恢复正常生理活动。一旦得到雨水,气温一升高,卷缩的小枝会平展开来。总而言之,我有四句禅语送给卷柏来表达我的敬佩之情:无水而枯,遇水而荣。循环往复,枯荣不惊。

养殖方法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也想买一盆了呢?别急,先来看看卷柏养殖的“正确打开方式”。卷柏是孢子繁殖,也可以从产地采挖自生苗盆栽。土壤的话要松软的砂质土,全年放在柔和光照的地方。卷柏的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cm,放在准备好的洁净土壤表面,在茎段切口上洒些过筛的细土,保持切口的湿度,用玻璃加盖,卷柏抗旱力极强,但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浇水,保持盆土充分湿润。植株喜潮湿,每天都要用温水喷洒叶丛,不要用凉水喷洒。温度的话室温就可以了,冬天要防止冻伤。

作用和价值

药用: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破血散瘀,活血止血,止咳化痰,通经活络。能治妇人血闭成瘕、跌打损伤、腹痛、胃痛、哮喘、癫痫等。还具有观赏价值,可以制作膳食盆景、微型盆景,成型很快,不仅经济、简便,而且容易管理。园林中多用于假山、山石护坡上栽培。

名称

【别名】岩柏枝、石柏、岩柏、山扁担、红鸡草

【异名】地柏(《本草 经》),油面风、铺地金牛、百叶草、烂皮蛇(《广西药植名录》),岩柏草、石柏(《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岩柏枝(《贵州药植目录》),孔雀毛、土黄连、石金花(《江西草药》)。

编辑本段

植物形态

江南卷柏,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20cm。下部茎不分枝,其上叶疏生,贴伏,钻状卵圆形,具短芒;上部枝着生的叶较密,羽状分枝,全形呈卵状三角形,长5-12cm;叶小,排列成4行,两行侧叶的叶片两侧不对称,急尖,长约2.5mm,宽约1.7mm,叶平滑,上半部的叶半卵圆形,基部圆,边缘白色;下半部的叶半矩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齿,基部心脏形;两行中叶的叶片卵圆状椭圆形,渐尖,有芒,中脉明显,边缘白色。孢子囊穗单生于枝顶,4棱,长3-6mm;孢子叶圆形至卵状钻形,渐尖,龙骨状,微有毛,上着生孢子囊,内含孢子。

编辑本段

药理作用

1. 止血作用:

提取物(可能为醛类成分)在体外及整体动物均有加速血凝及止血作用,可延迟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增加兔末梢血液中血小板总数,白细胞数亦有升高。

2.毒性:

很低,对小鼠静脉注射人用量的125倍,观察3天,活动无异常。

【中药化学成分】含异茴香豆精(isopimpinellin),β-谷甾醇,棕榈酸,硬脂酸。

【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全身浮肿,肺结核咯血,吐血,痔疮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有。

岩柏,学名卷柏。属蕨类植物,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15厘米。茎棕褐色,叶翠绿色,分枝丛生,它耐寒耐旱,往往生长在裸露的山顶岩石上。岩柏性平,味淡微涩,清凉解毒,中医以全草人药。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江南卷柏

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

(英)Moellendorf's Spikemoss Herb

别名 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

来源 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的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于草本,高可达40cm。主茎直立,圆形或具棱,禾杆色,全形呈卵状三角形。侧枝斜展。不分枝部分叶同型,长卵状三角形,顶端具短芒,疏生螺旋状排列并平贴茎上;分枝部分叶2型,侧叶(背叶)和中叶(腹叶)各2列,侧叶与相对的中叶平列;侧叶着生分枝的两侧,排列紧密,覆瓦状,斜展,卵状三角,顶端急尖,基部圆型或近心型,长1.5~2.5mm,宽l~2mm,两面光滑,具微齿。孢子囊同穗,孢子叶同型,卵状三

角形,中脉骨状隆起,顶端锐尖,成熟时横向2瓣开裂。大孢子白色,小孢橙红色。

生境与分布 生于潮湿山坡、林下,溪边或石缝中。我县均有分布,长涂高鳌山、东剑大沙窝、磨心山为多。

药用部位 全草

中药材功效

性味功能 微甘、平,清热利湿。

主治 急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浮肿,湿热腹满,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疮疡肿毒,咽喉炎,目赤肿痛。

应用参考 1.各型肝炎:江南卷柏、鬼针草、平地木各30克,水煎服。2.肾炎浮肿、尿路感染:江南卷柏60克水煎代茶。3.风火赤眼:江南卷柏30克,水煎服,1日2次。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40cm。主茎直立,禾杆色,下部不分枝,有卵状三角形叶,疏生;上部3~4回分枝,分枝上叶二形,背腹各2列,腹叶(中叶) 疏生。斜卵圆形,锐尖头,基部心形,边缘膜质白色,有微齿,背叶(侧叶)斜展,覆瓦太,长0.3~0.6cm,单生枝顶;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龙骨状,边缘有齿。孢子期8~10月。

生于林下或溪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陕西南部。

采制 夏、秋季采收全草。

化学成分 含两种醛类成分,另有酚性、酸性及中性物质。

性味 性平,味微甘。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胸胁腰部挫伤、全身浮肿、血小板减少。

园林用途 卷柏植株矮小,姿态奇异,适宜小型盆栽或水养,置于书桌, 案头,小巧玲珑,引人喜爱。

形态习性: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朝鲜、日本也有。生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干旱岩缝中,抗旱力极强。枝叶干时内卷如拳,湿润时则开展。

能耐北方的干旱和冬季寒冷,盆栽越冬温度不低于O℃即可。全年应放在遮光70%~80%的环境中。

卷柏属植物约700种,广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多。

我国约有50种。

;ct=201326592lm=-1cl=2word=%BD%AD%C4%CF%BE%ED%B0%D8

( )

这上面也有

不是同一种药材。 石上柏, 中药名。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血,抗癌等功效。临床上亦可制成片剂使用,如石上柏片(治癌片)。 岩柏草,学名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下部茎不分枝,其上叶疏生,贴伏,钻状卵圆形,具短芒;上部枝着生的叶较密,羽状分枝,全形呈卵状三角形;叶小,排列成4行,两行侧叶的叶片两侧不对称,急尖,叶平滑,上半部的叶半卵圆形,基部圆,边缘白色;下半部的叶半矩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齿,基部心脏形;两行中叶的叶片卵圆状椭圆形,渐尖,有芒,中脉明显,边缘白色。孢子囊穗单生于枝顶,4棱;孢子叶圆形至卵状钻形,渐尖,龙骨状,微有毛,上着生孢子囊,内含孢子。

求采纳

关于岩柏草的功效与作用和岩柏草中药别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植物   孢子   中药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