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大全图片及名称功效:降糖药世界十大排名(世界最好的降糖新药)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4-22 18:48:01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大全图片及名称功效:降糖药世界十大排名(世界最好的降糖新药)》,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降糖药世界十大排名(世界最好的降糖新药)

今天给各位分享降糖药世界十大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最好的降糖新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治疗糖尿病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 2、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 3、新型降糖药层出不穷,谁能替代二甲双胍?
  • 4、男73岁一年以上 哪种降糖药好 请问那些降糖药和胰岛素接近
  • 5、什么降糖药效果好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不断增加,对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一.口服降旅饥袜糖药,1.双胍类:二甲双胍。2.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砒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3.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钙。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拆激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5.DPP-4 抑制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6.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7.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二.注射类降糖药,1.胰岛素: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动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肢陆似物。2.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利司那肽。无论是口服降糖药物;或是注射降糖药物目前增加。但糖尿病患者要根据个人情况找专科医生,制定合理化治疗方案,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何红艳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大家对如何正确服用降糖药物也越来越关注。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因作用机制不同和作用特点也不同,在药物的选择上应因人因病因药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接下来逸仙药师介绍十大类降糖药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其中口服降糖药八类,注射用降糖药两类。

一、双胍类药物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凯辩枯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

优点:降糖效果好,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好,且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可降低体重,有心血管的获益;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一线)用药。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

注意事项: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二、α-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作用机制:抑制糖苷键水解,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优点:不引起低血糖,有降体重作用,尤其适用于我国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的人群。是当前MD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的一线药,也是我国唯一获得葡萄糖耐量受损适应证的药物。

缺点: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禁用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患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严重肾损的患者,18岁以下患者及孕妇不应使用。

三、磺酰脲类药物

代表药物:格列灶厅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用此类药的前提是患者有一定的胰岛功能。

优点:降糖效果好。主要用于有一定β细胞功能、无磺脲类药物使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方案首选。

缺点:易发生低血糖风险及体重增加。肝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

中药材大全图片及名称功效

,但格列喹酮例外。

注意事项: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而短效制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因为作用时间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风险较小。磺酰脲类药物可以联合其他任何类型的不同降糖机制的降糖药,但注意不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胰岛素促泌剂。

四、格列奈类药物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

优点:作用时间快,也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药,特别适合餐后血糖控制不好及进餐不规律的患者。因为此类药物仅在进餐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避免了空腹期间对胰岛β细胞的不必要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低血糖,也不易引起体重增加。

缺点:作用时间短暂,对空腹血糖控制欠佳。

注意事项: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尚保留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格列奈类药物中的瑞格列奈,因为其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过胆汁排泄,仅有少量经由肾脏排泄。

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作用机制盯洞: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优点:对于腹型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明显者效果好,单独用药不引起低血糖。

缺点:起效较慢,心功能不全患者可增加心衰风险(心功能3级以上禁用),老年妇女增加骨折的发生风险,因可引起水钠潴留,可导致体重稍增(与胰岛素联用更明显)等。

注意事项:不做一线用药,建议在其他类药物效果均不佳时再使用。心衰、肺水肿患者忌用。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2.5 倍的患者禁用本类药物。

六、DPP-4抑制剂

代表药物:西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作用机制:降低肠促胰素(GLP-1)的失活,增加GLP-1在血液中的浓度,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血糖。

优点:一般不发生低血糖,不增加体重,无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高。

缺点:普遍价格较高。有头痛、头晕、鼻咽炎、咳嗽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很低。

注意事项:注意有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的可能。心衰患者避免选择沙格列汀。

七、GLP-1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利司那肽、度拉糖肽等。

作用机制:激动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

优点: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和降低体重,用于二甲双胍类和磺脲类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的治疗。

缺点: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但多数患者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能够逐渐适应。

注意事项: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不推荐使用;若怀疑发生胰腺炎,应该立即停用。

八、SGLT-2抑制剂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作用机制:抑制SGLT-2活性,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来降血糖。

优点:低血糖发生风险低,有降体重、降血压、降尿酸作用;同时有肾脏、心血管保护作用。

缺点:个别患者用该类药物后易发生泌尿生殖系感染。

注意事项:可增加尿路及生殖道感染风险,患者应适量增加饮水,并保持外阴清洁。若出现尿路感染和生殖道感染,需及时对症治疗。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建议在开始本品治疗之前纠正这种情况。

九、胰岛素类药物

代表药物: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按照起效的快慢,人胰岛素又分为短效(如人胰岛素R)、中效(如人胰岛素N)、预混(如人胰岛素30R)。胰岛素类似物有速效(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预混(如门冬胰岛素30、赖脯胰岛素25)、长效(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

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与胰岛素相同。

优点:因胰岛素类似物更符合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目前临床应用较多,具有不增加体重、注射时间灵活、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广。胰岛素尤其适用于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对于新诊断但血糖很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体重下降者,此时可以首选胰岛素治疗。

缺点:低血糖和增加体重。

注意事项:当患者自觉有低血糖的症状却无法监测血糖时,不要等待,应立即口服高糖饮料或食物。

十、中成药

代表药物:消渴丸、消糖灵片、消渴降糖胶囊、降糖胶囊、十味降糖胶囊和糖维胶囊等。

作用机制:滋阴清热,补肾益精。

优点:利用中西药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 健康 水平

中药材功效

缺点:降糖效果不明确。

注意事项:有的中成药复方制剂含有西药化学成分格列苯脲,比如消渴丸,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以上逸仙药师整理了十类降糖药物的代表药物、作用机制、优缺点及使用注意注意,供大家学习参考,实用性很强,建议收藏!

故事的开头,传奇的主角往往平平无奇。

欧洲中世纪的农民肯定没想到,他们当时给牲畜催奶的植物——山羊豆,含有一种叫做山羊豆碱的化合物,之后还被合成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神药——戚祥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步步封神

在人们发现山羊豆和二甲双胍的联系之前,就有植物学家提出山闭孙羊豆有抗糖尿病的功效。据说当时有人用山羊豆做茶饮,治疗多尿症状,而多尿正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山羊豆,原产欧洲南部和西南亚。|图:originoo.com

1921年,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首次合成了二甲双胍。或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二甲双胍的传奇之路开始得并不顺畅。

二甲双胍合成后的第二年,胰岛素问世了,当时的医学界认为胰岛素几乎能解决所有的糖尿病问题,二甲双胍就这样做了陪衬。

当人们都意识到胰岛素的不足,比如更适合1型糖尿病,比如只能注射使用,不能口服,二甲双胍的春天终于来了:1957年,二甲双胍在法国开始应用于临床。

但,没想到这个春天倒春寒了。

二甲双胍被用在临床后,先是被自家兄弟苯乙双胍更强大的降糖作用比下去,还没等二甲双胍拿出更多证据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个兄弟又被指控会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

有福没能同享,但有难必定受牵连,谁让你们都是「胍」族呢!苯乙双胍在20世纪70年代末几乎完全退出了市场,二甲双胍也被建议退市。

还好,UKPDS研究(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救了悲催的二甲双胍!这项从1977年开始、跨度30年的研究用强大的证据证明,二甲双胍不仅能控制血糖,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以此为起点,二甲双胍一步步登上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的宝座!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指南确立了二甲双胍首选用药和基础用药的地位;2010年开始我国糖尿病指南也确定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据米内网数据,2017年二甲双胍片的全国销售额为44.26亿元!

真正让二甲双胍成为神药的是降糖之外的意外功效。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22次全国学轿仔链术会议期间,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梁瑜祯主任 用20分钟介绍了二甲双胍在联合治疗的诸多神奇功效——

● 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胰岛素治疗者骨折风险升高;

● 能抑制PM2.5引起的血栓的形成;

● 可降低所有癌症风险39%,结直肠癌风险降低36%,胰腺癌风险下降62%;

● 减小胰岛素抵抗患者甲状腺结节体积;

● 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月经周期;

● 可减少非糖尿病孕母体重,降低子痫前期风险;

● 可降低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从最基础的降糖功效到抗衰老、预防肿瘤,二甲双胍之「神」,堪比心血管界的神药前辈阿司匹林。

新型降糖药,混战700亿市场

二甲双胍虽神,但并非万能,也有禁忌症,比如中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易发生蓄积乳酸性酸中毒。

更重要的是,2005年二甲双胍原研药的专利到期后,国内外众多企业涌入这块市场争抢蛋糕,利润受限,每家药企都希望有一款可以比拟二甲双胍的新药,最好取而代之!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后二甲双胍时代,降糖药物层出不穷,但谁会是下一个「二甲双胍」呢?39深呼吸做了一个列表汇总:

39深呼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汇总。

二甲双胍之外,其他降糖药的命运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磺脲类降糖药之一的罗格列酮2010年就因为严重心血管风险而全球退市。近些年 ,DPP-4 抑制剂、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则大受欢迎。

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殊途同归,均是从肠道入手和高血糖斗争,有效降糖的同时,还可降低低血糖的风险;SGLT-2抑制剂是降糖界的后起之秀, 我国2017年才批准首个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达格列净上市,它主要从肾脏着手降糖,既能帮糖尿病患者控制低血糖,还能减轻体重。

新药从肾脏、肠道等身体部位入手,不再局限于胰腺,可谓打开了控糖新思路。2017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超过700亿美元,新型降糖药的表现也不俗。

GLP-1受体激动剂2016年全球市场销售额达69.22亿美元;2017年版《国家医保目录》收录了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5种原研药,2017年国内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2.81亿元,2018年最终数据也被普遍看好。

SGLT-2抑制剂的「格列净」类降糖药格列净类降糖药的2016年全球销售额合计达到45.8亿美元,2017年在国内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35万元。虽然不及DPP-4抑制剂的数据好看,但被认为尚未放量,市场潜力巨大,有预测认为,到2022年,SGLT-2抑制剂将超过DPP-4抑制剂成为第一大口服降糖药。

溴隐亭这一本来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和震颤麻痹的经典药物也用于降糖,虽然在国内很少用,但也为降糖提供了一个额外的补充。

因为新型降糖药全新的作用机制,每每有新品问世都很容易被冠以「开启降糖新时代」的标签,但似乎并没有一个能像二甲双胍一样引领一个时代。

39深呼吸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22次全国学术会议期间采访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陆颖理教授,她表示,二甲双胍作为经典药物, 历史 悠久,在聚光灯下受到了更多关注和研究。

「GLP-1类似物在降血压、降体重等方面或许有机会替代二甲双胍,但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老年痴呆等作用上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所以二甲双胍的位置依然无法撼动。」

降糖药江湖,人丁兴旺的大家庭

时至今日,二甲双胍依然是评价其他降糖药功效的标杆。

糖尿病现代奠基人E.P.乔斯林在20世纪20年代评价二甲双胍的悲催遭遇时所说的:「随着饮食治疗和胰岛素的应用,现今糖尿病治疗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评价其他任何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的价值都极其困难。」

在医生拥有众多降糖武器的今天,新的治疗药物想突出都不容易。或许如今的新型降糖药就像刚开始的二甲双胍一样,还有太多没有被发现的优点,需要投入更多时间来证明。

种种原因,原因种种,药物经济学是不得不提的一个。

在2018糖尿病大会期间的口服药综合管理分论坛上,一位医生感慨,出现的新药能保护心脏和肾脏,「医生也是喜欢的,但太贵了,也有点不喜欢。如果医生都开这些贵的药,医院发现药占比太高,一定会反对,患者想用也没有了。」

用药治病除了看效果和安全性,也要考虑成本,选择新药当然可以,继续吃「胍」也不过时。对于患者而言,降糖药的世界并不是打打杀杀、你死我活的江湖,而更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

虽然繁花渐欲迷人眼,偶尔选择困难症,但无论是单独用药,还是互相联合,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如此,很好。

降糖药可有以下几种(来自内科学)1

磺脲谨衫类

如: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主要用于新诊断的非肥胖型患者2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3:格列酮类:如:吡格列酮

为胰岛素增敏剂4

双胍类宽晌罩

:如

二甲双胍

用于肥胖的患者5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希望对你有慎闹帮助!

一般来说,降糖效果越好的药物,引起低血糖的概率就越高;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降糖作用往往也不是很明显。

比如,双胍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入,这是它的“正作用”;但如果这种药物所引起的食欲减退过于明显,甚至导致恶心、呕吐,这就是它的“负作用”了。

所以,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选择药物关键是要对症,而不是去寻找对所有患者都适用的“好药”,也不能轻率地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很多药物对很多糖友有效果,价格也相对低一些。

就拿糖尿病来说,口服降糖药分五大类,每一类药物又包括若干种,其特点及适应症都不尽相同,而且每位糖友的病情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选用降糖药物的时候,除了要对药物本身有一定了解以外,还要结合糖友的年龄、病程长短、血糖水平、是否肥胖、有无并发症及其它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

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都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很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老年患者的危害较大。因此,老年糖友不宜选用强力的降糖药物(如格列本脲,即优降糖),而应选用降糖作用缓和、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格列喹酮(糖适平)、瑞格列奈(诺和龙)等。

四、不要光看“说明书”选药

很多的糖尿病友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所以很难真正理解药物说明书的全部内涵。另一方衫段面,市面上很多的药品或灶誉说明书(尤其是某些中成药),在介绍药物疗效及适应症的时候夸大其词,对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却很少提及,或者一笔带过。

另外,很多进口药物在不良反应的描述上非常详尽,但这并不代表其安全性有多大问题,实际上,说明书上描述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都比较低,只要在允许剂量的范围内使用,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

糖友要想做到合理用药,还是要找一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医德辩差高尚的专科医生来做指导,尽量不要只凭借自己的经验来。

当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留意其中提到的问题,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又避免不良反应,无疑是明智之举。

糖友在选择降糖药的时候切忌跟风,对别人有效的药物未必就适合自己。由于每位糖友的身体状况、糖尿病病情都不一样,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病情,掌握好适应症,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才是最佳的做法。

关于降糖药世界十大排名和世界最好的降糖新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

标签:药物   患者   作用   抑制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