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功效:竹叶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麦冬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功效:竹叶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麦冬》,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竹叶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麦冬
今天给各位分享竹叶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竹叶麦冬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药源相关 麦冬成品 【来源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吴普本草》:“麦门冬,生山谷肥地,叶如韭,肥泽丛主,采无时,实青黄。” ②《别录》:“麦门冬,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 麦冬 采,阴干。” ③陶弘景:“函谷即秦关,而麦门冬异于羊韭之名矣,处处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 ④ 《本草拾遗》:“麦门冬,出江宁,小润;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种,功用相似,其子圆碧。” ⑤《本草
经》:“麦门冬,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 ⑥《纲目》:“麦门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于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梁颂、十一月三次上粪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其子亦可种,但成迟尔。浙中来者甚良,其叶似韭而多纵文,且坚韧为异。” ⑦《增订伪药条辨》:“按麦门冬,出杭州笕桥者,色白有神,体软性糯,细长皮光洁,心细味甜为最佳。安徽宁国、七宝,浙江余姚出者,名花园子,肥短体重,心粗,色白带黄,略次,近时市用,以此种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实,质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阳县等处亦出,名采阳子,中匀,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苏大、曰超级大等名目,以枝头分大小耳。” 【别称】麦门冬、麦冬贺渣首、杭麦冬、浙麦冬、寸冬、寸麦冬、炙麦冬、朱麦冬、朱寸冬、辰麦禅数冬、辰寸冬、鲜麦冬; 【药方名】朱砂拌麦门冬等处方中写麦门冬、麦冬、寸冬指生麦冬。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晒干入药者。炙麦冬为净麦冬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减缓寒凉,养阴而不腻胃。朱麦冬又名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为净麦冬喷水少许微润,将朱砂细粉撒布均匀,使朱砂粉与麦冬粘连一块而入药者。偏于镇惊安神。鲜麦冬为其鲜品洗净入药者。[4] 【商品名】浙麦冬:又名杭麦冬、笕麦冬。为产于浙江杭州笕桥一带者,后泛指产于浙江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主产于浙江余姚、杭州、慈溪、萧山等地。 川麦冬:又名川冬,主产于四川绵阳地区,以涪江冲积平原所产麦冬为佳品,又称涪城麦冬,销全国并有出口。 连心麦冬:不抽去心者。去心麦冬:为抽去心者。均以个大、肥壮、半透明、质柔、色黄白、有香气、嚼之发粘、干燥无须根者为佳。 【药物来源】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根。叶丛生于基部,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花茎常低于叶丛,稍弯垂,花淡紫色总状花序,花生于苞片下,每个苞片内1-2朵,花期5~8月。果黑蓝色。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揉搓、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该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贮藏环境】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物性状】该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
,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该品采用冷浸法测定,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0.0%。含水分不得过18.0%。总灰分不得过5.0%。含麦冬总皂苷以鲁斯可皂苷元(C27H4204)计,不得少于0.12%,该品按干燥品计算。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说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然后世医家反对者众多,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经之热。笔者认为似无争论之必要,由于中国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可入乡随俗,不必苛求。如欲用其入心清热,可用朱砂拌之,称为辰麦冬。 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麦冬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药物功效】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克;或6~12克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芺[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5] 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 :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中药材功效
,水煎服。[6]
【付方】[7] 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麦冬配元参,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
麦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1、麦冬治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冬桑叶7.5克,扁豆7.5克,花粉7.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温病条辨》沙参麦
即将成熟的麦冬
冬汤)
2、麦冬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脚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参25克,麦门冬(去心)15克,五味子10克(碎)。水煎,不拘时温服。(《千金方》生脉散)
3、麦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麦门冬汁五合,生刺蓟汁五合,生地黄汁五合。相和,于锅中略暖过,每服一小盏,调伏龙肝末5克服之。(《圣惠方》麦门冬饮子)
4、麦冬治燥伤胃阴: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0克,生甘草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辫》玉竹麦门冬汤)
5、麦冬治衄血不止:麦门冬、生地黄,每服50克,水煎。(《济生方》麦门冬饮)
6、麦冬治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麦冬五钱(连心),火麻仁四钱,生白芍四钱,何首乌三钱,乌梅肉二钱,知母二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温病条辨》麦冬麻仁汤)
7、麦冬治齿缝出血成条:人参八分,茯苓、麦冬各一钱。水煎温服。(苏轼麦门冬汤)
8、麦冬治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大便不通,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生地八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温病条辨》增液汤)
9、麦冬治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煎小麦一合,至一盏半,去麦入药,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食后各一。(《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 册(20张)
10、麦冬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饮水不止,腹满急胀:麦门冬(去心,焙),乌梅(去核取肉,炒)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叠,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11、麦冬治肺痈涕唾涎沫,吐脓如粥: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桔梗(去芦头)五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青蒿心叶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圣济总录》麦门冬汤)
12、麦冬治患热消渴:黄连一升(去毛),麦门冬五两(去心)。上二味,捣筛,以生地黄汁、栝楼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顿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饮下,日再服,渐渐加至三十丸。(《外台秘要方》)
13、麦冬治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麦门冬一两,黄连五钱。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麦门冬汤下。(《普济方》麦门冬丸)
14、麦冬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麦门冬汤)
继《甄嬛传》以后,又一部由孙俪主演的宫斗大戏上演——《芈月传》,该剧自开播以来,第一季就出现了宫斗的戏份:得知向氏怀孕后,楚威后试 派女医下药让其滑胎。很多网友一定会疑问。“华妃娘娘”所说的滑胎药“碎骨子”究竟是啥呢?既然手粗液看剧,就不能白看,不涨点知识怎么行?
碎骨子就是淡竹叶又名竹叶麦冬、金竹叶、淡竹米,主产于长江流域。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为清热泻火药。主要成分含多糖、氨基酸、有机酸及酚性成分。可凳链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解火治病疗效好
相传刘备取汉中后,派张飞为先锋,继续北攻。张飞一路兵马攻到巴西城,与曹操大将张郃相遇。张郃筑寨拒敌。张飞急攻不下,心急如焚。可任军士如何骂阵,张郃就是坚守不出,气得张飞七窍生烟,口舌生疮,众军士也因骂阵而热病烦喝。
诸葛亮闻后,便派人送来50瓮佳酿。张飞把酒抬到阵前,吩咐军士席地而坐,开瓮狂饮。张郃一看,骂道:“张飞欺我太甚!”,传令当夜下山劫寨,结果怎料张飞军士一点没有醉意,遭遇埋伏,大败而归。
原来张飞军喝的不是什么美酒,就是淡竹叶水,非但喝了不醉,还能解火治病。
夏天大汗淋漓者可选用
暑湿太过而流汗,或本身就是毕物湿热体质。表现为小便少、心情烦躁,常额头先出汗,这时候首要任务就是去暑湿。麦冬可治疗暑天汗出虚脱,有润肺清心的作用,竹叶有利尿和清心除烦的作用,可将多余水分和湿热由小便排出。人们可以将竹叶和麦冬各10g煎水,主治湿热出汗。
麦冬是一种适用于多种病症的滋补佳品,那么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有什么食用禁忌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麦冬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麦冬的功效和作用
1、养阴清热 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3、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4、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5、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6、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7、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8、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渗槐岩 麦冬的禁忌
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
中药材的功效
,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麦冬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麦冬的几种吃法
麦冬竹叶粥:
【原料】麦冬30克,炙甘草10克,竹叶15克,粳米100克,红枣6枚。
【做法】将麦冬、炙甘草、竹叶水煎取汁,入粳米、红枣共煮粥。我推荐:麦冬功效作用
【功能】清热解暑、益气和胃功效,适用于暑热口渴、气短乏力、不思饮食等症。
麦冬茉莉茶:
【做法】茉莉花4朵丛御,麦冬1克,山楂2克,绿茶2克,混合后加沸水浸泡20分钟即成。
【功能】润肺美肤,养颜去斑。我推荐:麦冬泡水喝的好处有哪些
麦冬沙参鸭汤:
【原料】麦冬6g、沙参23g、老鸭358g,食盐适量。
【做法】
1.将老鸭放入汤锅明和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滚。
2.将水倒掉,洗净老鸭。我推荐:麦冬食用 方法 与作用
3.一次性注满清水,放入沙参、麦冬,大火煮滚。
4.再煮5分钟,倒入电炖锅内,通电,煲2小时。
5.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拌匀,断电;盛入碗中即可。我推荐:麦冬适合哪些人
麦冬的主要养生功效体现在三个方面:滋阴津,润肺止咳、清热除烦。
麦冬属于百合科,其中含有许多生化元素,如麦冬皂甙、挥发油、天冬酰胺等。还含有单糖、低聚糖和黏液。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胃阴虚引起的津,干咳、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等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茶或含片的理想替代品。郑银
第一,滋阴生津适用于夏季炎热或干燥引起的口干、口干、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状。
1.口干。麦冬哗盯可与沙参、玉竹、石斛合在一起,各15克左右,用水直接煮沸或与乱丛和冰糖混合泡茶,或上述药材可加入排骨或鸭肉制成汤。
2.大便干燥。麦冬,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是一种增液汤,用作茶。津,具有润燥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阴虚燥热者。
第二,润肺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口鼻干燥或肺燥咽痛者。
1.干咳。麦冬可以配川北,悉尼等。用水蒸,加入冰糖,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2.慢性咽炎。可以用玄参10克、麦冬, 10克、桔梗10克、甘草3克熬制茶水泡茶,具有滋阴润肺、降火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喉咙痛、声音嘶哑、口干等人群。
第三,清热除烦。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心阴不足,心火热扰所致。
1.不安的睡眠。麦冬, 10克、竹叶6克、酸枣仁15克可一起放入过滤袋中,与米饭同粥,睡前服用;具有养心阴、降心火、宁心安神、助眠的功效。
2.气阴两虚。西洋参6克左右,麦冬, 15克,五味子6克可以用来泡茶用的开水;适用于疲劳、易怒、多汗、口渴等人群。
根据以上关于麦冬疗效和饮食疗法的建议,有合适症状的人可以选择养生。
麦冬的功效及使用方法
麦冬,又名沿阶草,四季常绿,为百合科植物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根。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麦冬的功效及使用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简介】
麦冬,又名沿阶草,四季常绿,为百合科植物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麦冬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美颜色,悦肌肤”之功效。所以,本品具有美容的作用,尤其适合于口干舌燥、面部皮肤干燥的女性。
【使用方法】
1、治咳嗽、咽痛、音哑 麦冬500克、天门冬500克、蜂蜜250克,熬膏,每服15-25克,温开水送服。
2、治糖尿病 党参15克、麦冬15克、知母15克、竹叶25克、天花粉25克、生地20克、葛根10克、茯神10克、五味子5克、甘草5克,水煎服。
3、治肺热咳嗽 麦冬30克、枇杷叶15克,水煎实用阶段。或麦冬9克、桑叶9克、生石膏12克、杏仁6克,水煎服。
4、治阴虚内热、燥咳痰稠、口渴 麦冬15-20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
6、治热病伤津口渴 麦冬鲜品15-30克、芦根鲜品30克,水煎孙陆代茶饮。
6、治肺结核 麦冬12克、地骨皮12克,银柴胡6克、玉竹9克,水煎服。
【健康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
药材功效及作用
,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于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适宜搭配】
山楂,枸杞,竹颂早叶,红枣,莲子芯,桂花等
【更多做法】
1、麦冬粥:麦冬15克,粳米50克。将麦冬加水煮米成粥,早晚当饭食。食时可加少许糖调味,有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肺燥干咳无痰等症。
则樱顷 2、山楂麦冬茶:山楂、麦冬各25克。加水1千克煎煮后,分次饮用。能健脾消食、生津止渴。 四、竹叶麦冬茶:新鲜竹叶10~15张,麦冬6克,绿茶l克。先将竹叶、麦冬洗净切片与茶同放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后再饮。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有补充人体营养的功效。
3、麦冬竹叶粥:麦冬30克,炙甘草10克,竹叶15克,粳米100克,红枣6枚。将麦冬、炙甘草、竹叶水煎取汁,人粳米、红枣共煮粥。有清热解暑、益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暑热口渴、气短乏力、不思.饮食等症。
4、枸杞麦冬饮:枸杞子、麦冬各15克。上述品种煎水代茶饮。能益肾通络。适用于舌短不语,足痿不行,或偏瘫,或半身不遂,舌淡红,脉细弱。
5、麦冬莲子茯苓糕:麦冬、茯苓、莲子各400克,桂花、白糖各适量。先用温水浸泡莲子,并去皮去心,茯苓切片;莲子、茯苓、麦冬混合在一起,研成细粉,拌入桂花、白糖,注入适量清水,制成糕坯,入笼蒸熟。当点心服食。可补脾宁心。
6、麦冬莲子汤:麦冬、莲子各 12克、冰糖适量。上述品种加水炖后,代茶饮。用于慢性咽炎。
;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 根。叶丛生于基部,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花茎常橡卖低于叶丛,稍弯垂,花淡紫色总状花序,花期5—9月。果蓝色。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 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梁销逗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繁殖与栽培斗纤】 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于4月上旬将母株挖起,切开块根后分植。也可播种育苗,于10月果熟时收下即播,约5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率通常达80%。 l一2年培育成大苗后即可用作地被栽培。播种苗长势好,整齐繁茂。 麦冬抗性强,既可生长在阳光下,也可在阴处生长,在阴湿处生长叶面有光泽。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亦能耐瘠薄的土壤。在种植早期应增施肥料,可加快其生长,尽早覆盖地面。 【特色与用途】 麦冬类植物,四季常绿,生态适应性广,阴处阳地均能生长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观叶地面覆盖植物。1、配元参, 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参,肺胃同治,具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 5、配粳米,适用于热病之后,或慢 中出现的胃中气阴两伤证,具有较缓和的清补作用。 6、配乌梅,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效力显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伤渴甚或内伤而见的胃热津伤消渴,均可选用。又乌梅能涩肠固脱而止利,合麦冬救阴以润燥,对于久泻久利,大肠津脱,虚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难忍,引饮无度者,尤为适合。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麻烦采纳,谢谢!
关于竹叶麦冬的功效与作用和竹叶麦冬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功效 干燥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