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粉苞苣(粉草婆)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粉苞苣(粉草婆)》,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粉苞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粉草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粉苞苣 2、粉草婆 3、粉萆粉苞苣 ♂
粉苞苣
粉苞苣 : 又名细叶苦菜、杂赤咸包。为菊科植物
粉苞苣Ixeris gracilis (DC.)Stebb.的全草。产于西
藏、广西、浙江。苦,微寒。清热解毒,化浊利湿。治咳
嗽,疮疖,黄疸。煎服,6~9克。
粉草婆 ♂
粉草婆 粉草婆 : 为梧桐科植物粉草婆Steraulia euesma W.W.Smith的根、叶。产于广西、云南、西藏。苦、 涩,平。散瘀止血。治外伤,疮疡。煎服,6~12克;或 捣敷。粉萆 ♂
粉萆【处方用名】粉萆,萆,萆片。
图263 山萆
【来源产地】本品为薯蓣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等地(图263)。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规格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
【药材鉴别】
本品横切面: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皮层较窄,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略增厚,壁孔明显;黏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韧型及类周木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壁略增厚,具壁孔,细胞中含淀粉粒。
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单粒圆形、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5~32μm,长至4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少数,多由2分粒组成。厚壁细胞众多,壁木化,纹孔明显,有的类似石细胞,多角形、梭形或类长方形,直径40~80μm,长224μm。草酸钙针晶束长64~84μm。
取本品粉末10g,加水100mL,浸泡过夜,置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各2mL,分置2支试管中,一管加4.3%氢氧化钠溶液2mL,另一管加5%盐酸溶液(V/V)2mL,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含碱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达数倍。
【储藏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药物性能】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本品内利下焦之湿而分清别浊,外祛肌肉筋骨之风湿,故有利湿去浊、祛风除湿之功。
【古今应用】
1.利湿去浊 用于膏淋、白浊。常配伍乌药、益智仁、石菖蒲,如萆分清饮。对妇女白带属湿盛者,也可使用。
2.祛风除湿 用于风湿痹证。偏于寒湿者,可配伍附子、桂枝等;属湿热者,则配黄柏、忍冬藤、防己等。
3.治疗高脂血症 萆研末过60目筛,口服,每次5g,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治疗高脂血症62例,有显著降血脂作用。
【用量用法】水煎服,5~10g;或入散剂。
【使用注意】肾阴亏虚遗精滑泄者慎用。
【按语】
萆功专祛湿,内能利湿分清化浊,为治膏淋、白浊之要药;外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善治风湿痹证之腰膝疼痛,屈伸不利,不论偏寒、偏热均可选用。
来源于同科植物绵萆的根茎,称“绵萆”,与上述品种同等入药使用。
【现代研究】
成分:含薯蓣皂苷等多种甾体皂苷,总皂苷水解后生成薯蓣皂苷元等。还含鞣质淀粉、蛋白质等。
药理:薯蓣皂苷、克拉塞林苷均有抗真菌作用。
粉苞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粉草婆、粉苞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细胞 植物 使用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