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橡木皮)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7-15 14:15:49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橡木皮)》,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橡木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

2、橡木皮

3、橡村治验

4、橡树

5、橡皮壳

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

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 原文地址:https://www.shigongxiao.com/zhongyao/fangjijinghua/165969.html,转载请保留。

橡木皮

橡木皮 原文地址:https://www.shigongxiao.com/zhongyao/yaoming/155324.html,转载请保留。

橡村治验

橡村治验   26303 橡村治验 : 书目见于道光七年(1827年)《徽州府志》及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安徽通志稿》内。乃许氏诊治小儿疾患之验应记录,颇实用。刊行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名《小儿治验》。参见《小儿诸热辨》条。

橡树

橡树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的果实。
【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5~20m,直径约60cm。树皮灰黑色,具不规则深裂; 小枝暗灰褐色,无毛,具多数浅黄色皮孔; 幼枝黄褐色,有绒毛; 冬芽圆锥形,灰褐色,鳞片阔卵形,长9~15cm,宽2.5~3.6cm,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锯齿,侧脉12~17对,直达齿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幼时有黄色短细毛,后脱落,仅脉腋有毛; 叶柄长2~3cm,有毛,花单性,雌雄同株; 雄花成柔荑花序,通常数个集生于新枝下部叶腋,长6~12cm,被柔毛; 雌花1~3集生新枝叶腋。壳斗杯状,包坚果约1/2弱,坚果卵球形或卵状长圆形,浅褐色。花期5月。果期次年9~10月。
【分布】分布于伏牛山、桐柏山区。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山坡疏林中。
【采收】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
【性能】苦、涩,温。归胃、脾、肾经。涩肠固脱。
【应用】治泻痢脱肛,痔血。
【成分】种子含淀粉、脂肪油。壳斗含鞣质。

橡皮壳

橡皮壳   26301 橡皮壳 : 【概况】
异名 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
基源 为壳斗科栎属植物麻栎的壳斗。
原植物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
余项参见“橡实”条。
【药性】
性味 《纲目》:“涩,温。”
功效 收敛,止血。
主治 泻痢脱肛,肠风下血,崩中带下。①《唐本草》:“为散及煮汁服,主痢。” ②《日华子本草》:“止肠风,崩中,带下,冷热泻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仁斋直指方》:“治下痢脱肛:橡斗壳烧存性,研末,猪脂和搽。并煎汁洗之。” ②《余居士选奇方》:“治肠风下血:橡豆子壳,用白梅肉填满,两个合定,铁线扎住,烧存性,研末,每服6g,米饮下。一方用硫黄填满,煅研酒服。” ③《全幼心鉴》:“治走马牙疳:橡斗壳入盐填满,合定烧透,出火毒,研入麝香少许,先以米泔漱过搽之。” ④《经验良方》:“治风虫牙痛:橡斗壳5个,皂荚1条(均入盐内)。同煅过,研末,日搽3~5次,荆芥汤漱之。”


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橡木皮橡斗膏 《仁斋直指》卷十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褐色   橡皮   填满   应用   植物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