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盐肤子根(盐肤木)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盐肤子根(盐肤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盐肤子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盐肤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盐肤子根 2、盐肤木 3、盐肤木树白皮盐肤子根 ♂
盐肤子根
19036 盐肤子根 : 【概况】
异名 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入蜈蚣(《分类草药性》)。
基源 为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盐肤木的根。
原植物 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Rh.javanicaL.,Rh.semialata Murr.)
余项参见“盐肤子”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挖根。
【化学】
化学预试显示有黄酮、酚性物质、有机酸、鞣质及油脂等反应。已分离出的成分有:没食子酸(Gallic acid)、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7-Hydroxy-6-methoxycoumarin,Scopoletin)、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3,7,4′-三羟基黄酮(3,7,4′-Trihydroxyflavone)、3,7,3′,4′-四羟基黄酮(3,7,3′,4′-Tetrahydroxyflavone,fisetin),以 上各单体对心血管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活性[1]。此外还含槲皮素(Quercetin)和β-谷甾醇[2]。另据报道含抗菌性物质[3]。
【药性】
性味 酸、咸,凉。①《岭南采药录》:“酸、咸,平。”②《陆川本草》:“凉,酸。”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涩。”
归经 《闽东本草》:“入脾、肾二经。”
功效 祛风,化湿,消肿,软坚。
主治 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痹痛,跌打伤肿,乳痈,癣疮,消酒毒。①《日华子本草》:“消酒毒。” ②《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消肿,贴痒子,跌打损伤,调末治癣疮。” ③《岭南采药录》:“消肿散毒。煎水洗小儿烂头疡,能止痒;治乳痈,脚抽筋症,跌打伤肿痛,俱煎水洗之;以之浸酒,止痛,祛瘀,生新。” ④《陆川本草》:“收敛解毒。治盗汗、蛇咬或蜈蚣伤。” ⑤《南宁市药物志》:“治斑痧,热性腹痛,腹泻。” ⑥《重庆草药》:“祛风解毒,治小儿缩阴症,配他药治九子痒。”⑦《闽东本草》:“健脾化湿,强筋补肾。治风湿痹痛,四肢酸软,腹胀腰痛,痰饮咳嗽,水肿,血崩。”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降火,去瘀生新。治麻疹,感冒发热,咳嗽带血,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草药》:“治慢性痢疾:五倍子根15g,苍耳草根15g,臭草根、黄豆、生姜各3g。煨水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瘰疬:盐肤木根、破凉伞、凌霄根、酒糟。共捣烂敷。” ③《福建药物志》:“治慢性支气管炎:盐肤子根或茎、秋鼠麴草、枇杷叶各30g,款冬花15g。水煎服。或盐肤子根、兰花参、蔊菜各30g。水煎服。” ④《福建药物志》:“治劳倦乏力,风湿关节痛:盐肤子根或茎、黄花稔根各30g,墨鱼干1只。酌加酒炖服。” ⑤《福建药物志》:“治皮炎,湿疹:盐肤子根60g,算盘子根30g。水煎服;另加鲜叶适量捣敷患处。”⑥《湖南药物志》:“治腰肌劳损、扭伤:盐肤子根或茎、梵天花、算盘子根各30g,鸭蛋1~2个。酌加酒煎服。”
单方应用 ①《湖南药物志》:“治腹泻:盐肤木根,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水肿:盐肤木根30~60g。水煎服。” 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麻疹不易出或出而不透:盐肤木根(切片)9~15g。水煎服。”④《福建中草药》:“治毒蛇咬伤:盐肤木鲜根60g。水煎,加醋少许内服。余下的药液洗伤口。” ⑤《野生药用植物图说》:“治疟疾:盐肤木根煎汁加红糖服。” ⑥《湖南药物志》:“治骨折:盐肤木根、前胡。捣烂敷伤处。” ⑦福建省第一医学院:盐肤木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盐肤木根茎煎剂,日服3次,每次10ml(相当于生药15g),总疗程4~8周。”
食疗 ①《泉州本草》:“治咳嗽出血:盐肤木根45~60g。和猪肉炖眼。” ②《闽东本草》:治腰骨酸痛,风湿性关节痛:盐肤木鲜根30g。猪脊椎骨或脚节不拘量。酌加水、酒各半炖服。”
盐肤木 ♂
盐肤木 盐肤木 : 盐肤木(漆树科)Rhus chinensis Mill.【名称】盐霜柏、五倍子树、红盐柴、老公担盐。
【生境分布】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生于向阳山坡、灌丛中。树皮灰褐色,有赤褐色斑点,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翼,小叶7~13片,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边缘有圆粗锯齿,下面绿灰色,具棕褐色柔毛。夏开黄白色小花,圆锥花序顶生。小核果扁圆形。夏、秋采叶,四季采根,鲜用或晒干。盐肤木的幼芽或叶柄,受五倍子蚜的刺伤而生成的囊状虫痪,称“五倍子”。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味】酸、咸,寒。
五倍子:酸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敛肺降火。用于治疗:涩肠止泻,止汗止血,解毒敛疮。根: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咯嗽咯血,肠炎,痔疮出血。外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
附方1:
痔疮出血。方药:盐肤木根60克,凤尾草30克,猪瘦肉60克。用法:水炖,吃肉喝汤。
附方2:
黄蜂螫伤。方药:鲜盐肤木叶适量。用法:折断叶柄,取流出之乳白色汁液,外涂伤处。
附方3:
自汗、盗汗。方药:五倍子2克,荞麦粉50克。用法:将五倍子烘干,研细末,加荞麦粉和匀,冷开水调为饼,煨熟食之。可同时取五倍子粉2克,面粉适量调成糊状,填入脐孔中,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晚换1次,连用2~3次。
附方4:
外伤出血不止。方药:五倍子适量。用法:烘干,研细末,干撒伤口,稍稍加压、包扎。
附方5:
慢性腹泻(次数多而量少,排出的大便无酸臭气,无脓冻,肛门无灼热感)。方药:五倍子30克。用法:烘干,研细末,面糊为丸,每丸重0.5克,每次5丸,米汤送服。每日3次,连服3~5天。
附方6:
遗精。方药:五倍子6克。用法:焙干,研细末,用患者的唾液调敷脐中,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早晨去掉,每晚1次,连用3~5次。
附方7:
牙周炎。方药:五倍子10克。用法:水煎漱口,一日3~5次,连续使用。
附方8:
乳腺炎(未溃烂)、腮腺炎,扭挫伤。方药:五倍子适量,米醋适量。用法:将五倍子烘干,研细末,加米醋调成膏,瓷罐贮存。用时将药膏摊于不吸水纸上,约2~3毫米厚,敷贴患处,外用绷带包扎,2~3天换药1次。
附方9:
癣。方药:五倍子50克,白芨25克,陈醋适量。用法:将五倍子烘干,白芨沙炒,分别研细末,先将五倍子末加陈醋调成稀液,入锅内文火煎稠,再加入白芨末,瓶贮备用。同时取膏涂患处(若膏过稠时,用陈醋稀释),1~2天出现脱痂,晚后再涂,直至痊愈。
附方10:
秃疮(黄癣)。方药:五倍子5克,米醋120毫升。用法:共煎汁,外涂患处,每日3~4次。
附方11:
阴囊湿疹。方药:五倍子、黄柏、青黛各等量。用法:将五倍子、黄柏烘干,研极细末,加入青黛混匀备用。如渗出液多,用药末扑敷患处;如患处干燥,用鸡蛋白调药末涂搽,每日2~3次。
附方12:
痔疮感染,肛周痒痛。方药:五倍子1个,莲蓬1个,雄黄2克。用法:将雄黄填入五倍子中间空隙中,再将五倍子纳入莲蓬内,用线扎紧,加水置砂锅内煎半小时,先熏后洗患处。
附方13:
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方药:五倍子12克,蛇床子6克,黄柏3克,冰片1.5克。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瓶贮。每次用0.3克,用消毒纱布包好,睡前塞阴道内,次早取出,连用7天。
附方14:
痛风。方药:盐肤木叶适量。用法:捣烂,加桐油少许炒热,敷痛处。
附方15:
风湿性关节炎。方药:鲜盐肤木根30克,猪脚骨200~300克。用法:酒、水各半炖服。
附方16:
慢性肾炎蛋白尿。方药:五倍子适量。用法:焙干,研末,装胶囊,每次3~4粒,开水送下,每日1~2次。
盐肤木树白皮 ♂
盐肤木树白皮 19038 盐肤木树白皮 : 【概况】基源 为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盐肤木去掉栓皮的树皮。
原植物 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Rh.javanicaL.,Rh.semialata Murr.)
余项参见“盐肤子”条。
【化学】
含有三萜烯类成分,为:盐肤树内酯Rhuslactone(1)。
【药性】
功效 清热解毒,止痢杀虫。
主治 血痢,肿毒,疮疥。①《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血痢,杀蛔蛊,并煎服之。” ②《湖南药物志》:“治无名肿毒,恶疮疥癣,鱼口下疳,蛇犬咬伤,煎水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湖南药物志》:“治无名肿毒,蛇犬咬伤:盐肤树白皮,煎水外洗。”
盐肤子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盐肤木、盐肤子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用法 药物 适量 in 烘干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