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麻黄丸)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麻黄丸)》,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半夏麻黄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2、半夏麻黄丸 3、半夏* 4、半夏,什么意思? 5、半天回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 ♂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 : 【组方药物】 半夏 麻黄各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2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
大。饮服3丸,日3服。
半夏麻黄丸 ♂
半夏麻黄丸半夏* ♂
半夏*
半夏* :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苏恭谓:“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其苗似是由跋,误以为半夏也。”本草中的由跋应是掌叶半夏。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30cm。块茎近球形。叶基生,当年生者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者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卵状椭圆形,稀披针形,顶端一片较大,长3~10cm,宽2~4cm,全缘;叶柄长10~20cm,中部有1株芽。花单性同株,花葶长约30cm,肉穗花序,下部为雌花,贴生于佛焰苞,中部不育,上部为雄花,花序先端延伸呈鼠尾状附属物,伸出佛焰苞外,佛焰苞下部筒状,绿色不张开。浆果卵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图8-196)。
【产地】 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均可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化学成分】 3-乙酰氨基-5-甲基异噁唑(3-acetylamin-5-methylisooxazole),丁基乙烯基醚(butyl-ethylene ether),β-谷甾醇-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d-glucoside),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另含胆碱、微量挥发油、原儿茶醛。原儿茶醛为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质。还含左旋麻黄碱0.002%、半夏蛋白Ⅰ等。
【性状鉴别】 药材呈类球形,或稍扁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图8-197)。
半夏,什么意思? ♂
半夏,什么意思?半天回 ♂
半天回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半夏麻黄丸、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