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图片:中药菝契功效与作用 契字怎么念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9-04 10:44:25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图片:中药菝契功效与作用 契字怎么念》,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中药菝契功效与作用 契字怎么念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菝契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契字怎么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中草药:菝葜叶的功效与作用
  • 2、菝葜的功效?
  • 3、中草药: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菝葜叶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菝葜"条。

【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

【性味】《履巉岩本草》:"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风肿,疮疖,肿毒,臁疮,烫伤。

①《日华子本草》:"治风肿,止痛。扑损、恶疮,以盐涂敷。"

②《本草 经》:"酿酒,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

③《四川中药志》:"治臁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治诸般恶毒,疮疖肿毒:金刚藤,每用一叶,贴疮上,候清水出为度,未瘥再用。(《履巉岩本草》)

【临床应用】治疗烫伤

采用新鲜菝葜叶(落地及枯死的不用),放入锅内烘干,研成粉末,过筛,用适量麻油调匀。每日涂伤面2~3次。治疗5例,除1例因合并感染,经19天治愈出院外,其余4例均在3~7天治愈,且不需用镇痛药物。另据9例治疗结果,发现菝葜叶糊剂除有明显止痛作用外,收敛作用亦较强,并能控制感染。涂药24小时后,Ⅰ度创面红晕消退;浅Ⅱ度和深度创面在48小时后水泡内液体逐渐吸收干燥,水泡表皮发生皱纹,水泡下新上皮生长。9例中除1例因未清创,愈合时间较长外,其余均在七天内痊愈,并无瘢痕。

提醒您:菝葜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中药菝葜的作用(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菝葜煎剂灌胃能显著对抗NA和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明显增加糖原含量,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2.抗炎、镇痛作用:菝葜醇提取物灌胃对大鼠蛋清性及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作用:菝葜醇提取物灌胃对小鼠肉瘤S180、子宫颈癌U14增殖有抑制作用。

4.抗菌作用:菝葜在试管内对金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菝葜25%水煎剂灌胃能抑制小鼠马疫锥虫的繁殖,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

中药菝葜的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存须根,洗净,浸润至透,切薄片,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中药菝葜的药性

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

1.《别录》:"味甘,平、温,无毒。"

2.《救荒本草》:"味甘、酸。"

3.《品汇精要》:"气厚于味,阳中之阴。臭朽。"

4.《纲目》:"足厥阴、少阴药。气温,味酸,性涩而收。"

中药菝葜的功效主治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肌肉麻木,消渴,淋浊,带下,泄泻,痢疾,黄疸,痈肿疮毒,瘰疬,顽癣,癌瘤。

1.《别录》:"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

2.《日华子》:"治时疾瘟瘴。"

3.《品汇精要》:"散肿毒。"

4.《纲目》:"治消渴,血崩,下利。"

5.《本经逢原》:"祛湿热,利水,坚筋骨。"

6.《医林纂要·药性》:"缓肝坚肾,清小肠火,化膀胱水。治恶疮,毒疮,虫毒。"

7.《南京民间药草》:"化痰止咳。浸酒服,可治筋骨麻木。"

8.《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清热,除风毒。治崩带,血淋,瘰疬及跌打损伤。"

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腹泻。"

10.《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抗菌消炎,祛风活血。治肺脓疡,流火,关节酸痛。"

11.江西《中草药学》:"解毒祛风,为疮痈要药。治历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麻痹,食管癌,牛皮癣。"

12.《广西本草选编》:"主治感冒风热,扁桃体炎,消化不良,尿路感染,肾炎,鼻咽癌,胃癌,直肠癌,宫颈癌。"

中药菝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或入丸、散。

中药菝葜的使用注意

服药时忌饮茶、食醋。《本草经疏》:"忌茗、醋。"

中药菝葜的附方

1.治患脚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屈内紧急者。菝葜(洗净,锉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及煮去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肘后方》)

2.治关节酸疼。菝葜根60g,或加中华常春藤9g。黄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风湿关节痛。菝葜、虎杖各30g,寻骨风15g,白酒750g。上药泡酒7日,每次服一酒盅(约15g),早晚各服1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4.治淋证。菝葜根(盐水炒)15g,银花9g,扁蓄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沙石淋。菝葜二两。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须臾即通。(《圣济总录》菝葜散)

6.治血尿。菝葜根、算盘子根各30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7.治下痢赤白。金刚根和好腊茶等分。为末,白梅肉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三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赤白痢乌梅甘草汤下。(《履峻岩本草》)

菝葜

(《别录》)

【异名】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巉岩本草》),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医林纂要》),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岭南采药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中国树木分类学》),马甲、硬饭头、冷饭头(《广州植物志》),龙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普贴(《福建民间草药》),鸡肝根、路边刷(《广西中兽医药植》),鲎壳刺(《闽南民间草药》),铁刺苓(《浙江民间草药》),饭巴铎、冷饭巴(《四川中药志》),金刚鞭(《江西民间草药偏方》),蓬灯果、马鞍宫(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加刺兜、马加勒(江西《中草药学》)。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

【植物形态】菝葜

攀缘状灌木。根茎横走,呈不规则的弯曲,肥厚质硬,疏生须根。茎硬,高0.7~2米以上,有倒生或平出的疏刺。叶互生,革质,圆形乃至广椭圆形,长5~7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突尖或 *** ,基部 *** 或阔楔形,有时近心形,全缘,3~5脉,下面绿色;叶柄长4~5毫米,沿叶柄下部两侧有卷须2条。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被裂片6,2轮,矩圆形,黄绿色;雄花直径约6毫米,雄蕊6,花丝短,长约4毫米,药 ;雌花较小;直径约3毫米,退化雄蕊成丝状,子房上位,长卵形,3室,柱头3裂,稍反曲。浆果球形,红色。花期4~5月。

生长于山坡、灌木丛林缘。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本植物的叶(菝葜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2月或8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略呈圆柱形,微弯,结节状,有不规则的凹陷。长约8~15厘米,直径约2~4厘米。外表褐紫色,微有光泽,结节膨大处常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及芽痕,或留有坚硬弯曲的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棕色,平坦。产于江苏的较细而长,俗称"金刚鞭";产于浙江的较粗壮,俗称"铁菱角"。

【化学成分】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和多种由薯蓣皂甙元构成的皂甙。又含生物碱、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种子油含粗脂肪11.2%,其脂肪酸中含油酸48.4%,亚油酸39.1%。

【药理作用】①利尿、解毒作用

煎剂对犬急性利尿实验,不能使尿量增加,对急性汞中毒大白鼠亦无利尿作用,但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对正常家兔及急性汞中毒家兔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②抗锥虫作用

25%与50%的煎剂,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暂时抑制马疫锥虫的繁殖,延缓小白鼠的死亡时间,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使小白鼠得以治愈。不论灌胃或注射均使小白鼠出现鼓肠。前者与马齿苋合用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在试管内对金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炮制】将原药用清水漫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平温,无毒。"

②《救荒本草》:"味甘酸。"

③《医林纂要》:"甘苦,平。"

【归经】《纲目》:"足厥阴、少阴。"

【功用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消肿毒。治关节疼痛,肌肉麻木,泄泻,痢疾,水肿,淋病,疔疮,肿毒,瘰疬,痔疮。

①《别录》:"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

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瘟瘴。"

③《品汇精要》:"散肿毒。"

④《纲目》:"治消渴

中药材图片

,血崩,下利。"

⑤《本草原始》:"利小便。"

⑥《医林纂要》:"缓肝坚肾,清小肠火,化膀胱水。治恶疮,毒疮,虫毒。"

⑦《南京民间药草》:"化痰止咳。浸酒服,可治筋骨麻木。"

⑧《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

⑨《江苏植药志》:"泡酒服治心头痛。"

⑩《浙江民间草药》:"治流火。"

⑾《四川中药志》:"清热,除风毒。治崩、带,血淋,瘰疬,跌打损伤。"

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腹泻。"

⒀江西《中草药学》:"解毒祛风,为疮痈要药。治历节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麻痹,食道癌,牛皮癣。"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3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选方】①治关节风湿痛:铁刺苓、活血龙、山楂根各三钱至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患脚,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屈内紧急者:菝葜净洗,锉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及煮去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补缺肘后方》)

③治筋骨麻木:菝葜浸酒服。(《南京民间药草》)

④治消渴,饮水无休:菝葜(锉,炒),汤瓶内碱各一两,乌梅二个(并核捶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瓦器煎七分,去滓,稍热细呷。(《普济方》菝葜饮)

⑤治小便多,滑数不禁:金刚骨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儒门事亲》)

⑥治下痢赤白:金刚根和好腊茶等分,为末,白梅肉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三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赤白痢乌梅甘草汤下。(《履巉岩本草》)

⑦治沙石淋:菝葜二两。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圣济总录》菝葜散)

⑧治乳糜尿:楤木(鸟不宿)根、菝葜根茎各一两。水煎,分早晚二次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⑨治食道癌:鲜菝葜一斤。用冷水三斤,浓缩成一斤时,去渣,加肥猪肉二两,待肥肉熟后即可。此系一日量,分三次服完。(《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⑩治赤白带下:菝葜半斤,捣碎煎汤,加糖二两。每日服。(《江苏药材志》)

⑾治流火:铁刺苓煎汁与猪脚煮食,或配土牛膝二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外科急性感染

菝葜根1斤切碎,甘草25克,水煎两次,滤液合并文火浓缩至1000毫升左右,菝葜根浓度相当于50%。每次50毫升,日服2次。门诊治疗疖痈67例,随访27例均获显效;蜂窝织炎、淋巴结炎、乳腺炎63例,随访48例,显效43例,效果不明显5例;腹部炎性包块、阑尾脓肿8例,随访7例,显效6例,效果不明显1例。

②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取鲜菝葜根2斤,用乙醇提取法制成300毫升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1次。治疗52例,痊愈15例,显效10例,好转23例,无效4例。

③治疗牛皮癣

取菝葜根20~40克,用温开水1500毫升浸泡10小时,煮沸40~80分钟,每日分2~3次饭后服。治疗107例,痊愈(症状消失,皮损消失,或尚留几小块损害)13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皮损消退约60~80%)26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失约30~60%,或皮损普遍变平、缩小,红色减退,鳞屑减少)46例,无效23例。痊愈病例停药后,部分有复发,但一般较轻,再服菝葜仍然有效。

④治疗癌肿

取菝葜根块洗净、切片、晾干,每日用干品0.5~1斤浸入6~7斤水中,1小时后用文火煎煮3小时去渣,加入肥肉1~2两再煎1小时,约得煎液500毫升,于1日内多次饮服。适用于胃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其中以胃癌和食管癌效果较好。具有增进食欲、减少呕吐、疏通狭窄食管,以及利尿消肿、增强体力、提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和一定的止痛安眠作用。据200例(病情轻重不一)的观察,约45%的患者可获得近期疗效,症状缓解;个别病例可获得根治;有的控制1年多,没有症状;少数病例肿瘤缩小,但多数未见变化。本品对脾胃虚寒体质者较为适宜;此类病人服药后,感到胃肠舒适,胀气减轻,食量增加,食道癌患者粘液涎沫明显减少。反之阴亏偏热体质者,服后常易引起口干、烦躁、便秘、尿赤、口粘膜破溃,或便血、胃肠道出血。故对应用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系列热性反应不宜应用。实践中观察到,本药对消化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肠道粘膜发炎的充血、水肿有收敛作用。因此,应用于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的直肠结肠反应,出现粘液血便者,有良好效果。由于本品含有皂素及鞣酸等杂质,对胃肠道粘膜有一定的 *** 性,所以加用猪肉同煎以中和皂素及杂质,以免 *** 胃肠引起恶心、呕吐。

【名家论述】《纲目》:"菝葜,气温味酸,性涩而收,与萆薢仿佛。"

提醒您:菝葜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中药菝契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契字怎么念、中药菝契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作用   中药   民间   中草药   治疗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