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的功效: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防风的功效和用途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9-04 10:49:51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的功效: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防风的功效和用途》,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防风的功效和用途

今天给各位分享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防风的功效和用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1、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2、防风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 3、中药材防风的食疗作用及注意事项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防风是中药材,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防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防风的功效: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别名: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云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归经: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防风的作用:

防风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防风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防风用于风湿痹痛 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防风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荆芥与防风均有疏风解表作用,药力缓和,二者皆可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但防风祛风解表治全身疼痛的效果较荆芥好,而荆芥发汗解表之功较防风强,解表发汗,两者常同用,荆芥又可用于风湿痹痛。

1、防风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风湿热上塑损目,及脑痛不止:川芎15克,柴胡35克,黄连(炒)、防风(去芦)、羌活各50克,炙甘草75克,黄芩15克(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上为细末,每服10克,于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如苦头痛,每服加细辛1克。(《兰室秘藏》清空膏)

2、防风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风50克(去芦头,微炒),地龙100克(微炒),漏芦100克,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10克。(《圣惠方》防风散)

3、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200克。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如牙风毒,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如偏正头风,空心服。如身上麻风,食后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4、防风治痈疽最难收口者:防风、白芷、甘草、赤芍、川芎、归尾各10克,雄猪蹄一节。加连须葱白五根,用水三大碗煎,以绢片蘸水洗之,拭干,然后上药,其深曲处,以羊毛笔洗之。(《外科十法》防风汤)

5、防风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各75克,天麻100克。上四味捣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圣济总录》防风丸)

6、防风治霉菌性阴道炎:防风、大戟、艾叶各25克。水煎,熏洗,每日一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

7、治盗汗:防风五钱,川芎12.5克,人参8克。为细末,每服10克,临卧米饮调下。(《世医得效方》防风散)

8、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50克,甘草25克。为末,每食前白汤服10克。(《简便单方》)

9、防风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分。细末。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5克。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10克,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10克,温酒调下。(《本事方》玉真散)

10、防风治自汗:防风、黄芪各50克,白术100克。每服15克,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11、治崩中:防风去芦头,炙亦为末,每服10克,以面糊、酒调下,更以面糊、酒投之。(《经验后方》)

12、防风治内伤生冷 外感寒邪而无汗者 制苍术、防风各100克 炒甘草50克为粗末,加生姜、葱白 水煎服。(《阴证略例》神术汤) ⒂治风热咳嗽 防风(去叉)、桑根白皮、甘草各100克,上三味锉碎 米泔浸—宿曝干 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黄蜡皂子大 同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圣济总录》防风汤)

防风用药禁忌: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防风。

拓展阅读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防风又名铜芸、百枝,古代名“屏风,喻御风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乃风药中之润剂,能发汗能止汗,能止泻能通便。

防风的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膀胱经;气香升散;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疏肝解痉,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目眩昏涩,风寒湿痹,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中风,麻疹难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用于风湿痹痛

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防风的作用

解毗毒

如有人中砒霜之毒,则用防风一两,研成碎末,用水调服既可。非常见效。

解热

实验观察用伤寒菌混合疫苗静注使家兔发热后,用水煎剂灌胃有中等度解热效果;腹腔注射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可持续2小时以上。将家兔用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制成动物致热模型。Ip关防风水煎液2g/kg,以安替匹林和生理盐水作对照。防风水煎液在1-2小时内解热作用明显。

镇痛

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抗菌

水煎剂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防风新鲜汁对绿脓杆菌和金 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炎

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性耳廓肿胀,与荆芥同用更强。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增强免疫

水煎剂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因此,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镇静和抗惊厥

分离出藤助防风脱糖素和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可延长睡眠时间。

水煎剂灌胃对小鼠电休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保护胃黏膜和解痉

藤助防风脱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损伤。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应激性溃疡。防风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兔肠的收缩而有解痉作用。其挥发油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

治疗肥胖症

近年来日本对本品治疗肥胖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对妇女肥胖确有疗效,尤其是对20~30岁妇女肥胖效果最为显著。

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多属外感风热,郁而化火,邪毒循经窜络于耳所致,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用法是取本品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原方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治疗脑病后遗症

对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血栓等病经对症治疗缓解后,多数留有前额或某一部位疼痛的后遗症,在各种药物治疗部不见效时,可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每次6克,每日1次,一般在3~4天即可见效。

防风的炮制方法

1、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防风:取防风片,置锅内微炒至深 ,取出放凉

中药材的功效

3、炭制:取防风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黄褐色为度。喷洒清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晾一夜。

4、蜜炙:取防风,加蜜炒至蜜被吸尽,放冷即可。每防风片1kg,蜂蜜0.3kg。

防风的药用价值

功效: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地苛种第2年的冬季收获,如选地不当或管理不善,则需3-4年收获。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

防风是一种既能让人发汗又能迅速止汗的神奇草药,它以根入药、性温味甘,是不可多得的解表中药材之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防风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防风的功效和作用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用于风溼痹痛

防风能祛风溼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溼痹痛等症。

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防风的注意事项

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②《唐本草》:"畏萆薢。"

③《本草经疏》:"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溼,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④《得配本草》:"元气虚,病不因风溼者禁用。"

防风食用方法

防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薰洗。

防风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防风祛溼粥

材料:防风20克,防己15克,粳米100克、薏米50克

制作:防风、防己水煎取汁,加入粳米、薏米熬粥,分次食用。

功能:用于风溼较盛、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疼痛较剧的患者。

白术防风汤

功效:若服“羌活防风汤”有自汗者。

材料:白术***四钱*** 防风***八钱*** 黄蓍***四钱***

用法:上分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后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羌活防风茶

功效:祛风胜溼,治外感风寒溼邪。

材料:羌活5g、防风3g、苍术3g、川芎3g、白芷3g、绿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来源:传统药茶方。

解毒防风汤

功效:治痘痂落后,热毒未尽,而疮瘢复起成凸者。

材料:金银花5钱,甘草1钱,木通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连翘1钱,牛蒡子1钱。

用法:同紫草煎汤服。外用蚬子水摩之。

来源:《痘麻绀珠》卷十七。

每一种食物都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哦,大家都喜欢吃什么呢,要合理的搭配哦。中药材防风大家都知道吧,是一种可以有滋补气血,调理肠胃的一种中药材哦,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中药材防风的食疗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吧。

食疗功效:补血养血、补气益气、调理肠胃、增强记忆力、滋阴补阴、祛湿、排毒解毒、开胃消食、止痛镇痛、养颜、抗衰老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防风。特别是对于阴虚患者来说。

禁忌人群: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防风的功效和作用

1、解热。防风有非常显著地解热作用。

2、镇痛。防风对于中枢部位具有镇痛作用。

3、抗菌消炎。防风不仅可以对抗细菌,还对于肿胀和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发汗止汗。防风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5、止泻通便。防风既能止泻又能通便。

6、止血通径。防风有止血通经的效果。

食用防风要注意什么?

1、防风内服通常用量为8到15g即可。

2、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如何挑选防风?

挑选防风的时候要选择叶片比较多的,而且要够干燥,还有无任何杂质的为宜。

防风如何保存?

将防风晒干后放置在干燥阴凉处进行保存即可。

关于中药材防风的食疗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一些问题,大家都资料夹了吧,防风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润肠通便的哦,对于预防头痛啊或者是头晕也有一定的效果,大家可以经常食用。

关于防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防风的功效和用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防风   作用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