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的功效:川旦的作用与功效 川旦的别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的功效:川旦的作用与功效 川旦的别名》,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川旦的作用与功效 川旦的别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川旦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川旦的别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川续断不适合泡水喝的,因为续断的味道是苦的,如果你的身体适合用续断治疗,或装入空胶囊等进行治疗的。川续断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川续断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 川续断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中药名】川续断 ? 【别名】刺芹儿、山萝卜根、黑老鸦头、和尚头、山萝卜、川断、滋油菜、川萝卜根、鼓锤草。 【英文名】Dipsaci Radix 【药材来源】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 Ai.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l条至数条,圆锥状。茎直立,具6~8棱,棱上有刺毛。基生叶羽状分裂,具长柄;茎生叶对生,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羽状分裂,中央裂片最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顶端渐尖,有疏粗齿,两侧裂片1~2对,两面被短毛。头状花序圆形,总苞片数枚,窄线形,被短毛,苞片倒卵形,顶端有尖头状长喙,被短毛;花萼浅盘状,具4较深的齿,齿间有数个小齿;花冠白色或淡
,基部有较短细筒,顶端4裂,裂片2大2小,外被刺毛;雄蕊4枚,伸出花冠外,花柱与之等长,子房包于小总苞内。小总苞4棱,顶端有微齿,淡褐色。瘦果。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土壤肥沃、潮湿的山坡、草地。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心变绿色时,再烘干。 【药材性状】圆柱形,略扁,有的微弯曲,长5~15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稍扭曲或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沟纹,可见横裂的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软,久置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墨绿色或棕色,外缘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黄褐色,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性味归经】微温性,味苦、辛。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用量6~15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用治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 【药理研究】川续断浸膏对动物在体和离体心脏均有明显正性肌力作用;对溃疡有排脓、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的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化学成分】川续断含三萜皂苷及其酯苷。根含生物碱和挥发油,挥发油有较强抗菌能力,油中主要有乙基丙酸酯、4-甲基苯酚等。 【使用禁忌】恶雷丸。 【配合药方】1.肾虚腰痛:川续断、杜仲各9克,狗脊、菟丝子各12克,水煎服。 2.风湿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时候会吃到中药了,川断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能够根据服食川断来健康保健的,下面我带大家了解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1 治疗骨折:川断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它可以治疗各种跌打损伤,可以有效的消除淤血肿痛,治疗骨折,使用川断配上苏木、红花等药材可以有效的治疗身体筋伤折损,也可以用于愈合后失补。 壮阳:川断还具有壮阳的功效,可以辛温散寒,可以治疗各种肾阳不足,阳痿早泄、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症状,对于男性朋友们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调节气血:川断还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身体的五劳七伤都可以用川断来补充,各种症结瘀血也可以用川断来消除,对于女性的气血不足导致的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治疗水肿:川断对于人体的浮肿还有小便不利都有很不错的治疗功效,可以将川断和猪腰子一起煎制,消除身体水肿的效果是很好的。 如果身体的免疫机制不好,那么是不能使用川断的,如果没有注意而使用了川断那么身体会出现过敏性的红斑,身体会感觉奇痒难忍,甚至还会有一种灼烧的感觉,另外也有一部分使用川断会出现皮肤发红以及丘疹现象,因此这会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不小的伤害了,会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不小的影响了,我们在服用川断这样的中药材之前,一定要去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了,如果我们不适合吃川断,那么就要尽量避免吃了,这样才可以让我们健康了。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2 医治骨折:川断具备非常好的活血化淤的功效,它能够 医治各种各样跌打,能够 合理的清除积血肿疼,医治骨折,应用川断加上苏木、玫瑰花等中药材能够 合理的医治人体筋伤耗损,还可以用以痊愈后失补。 补肾壮阳:川断还具备补肾壮阳的'作用,能够 辛温祛寒,能够 医治各种各样脾肾虚,阳萎早泄、遗 精滑精、尿床、尿频尿急等病症,针对男性朋友们而言是非常大的福利。 调整血气:川断可以调整人体的血气,人体的五劳七伤都能够用川断来补充,各种各样问题淤血还可以用川断来清除,针对女士的气血两虚造成的病症常有非常好的调养功效。 医治水肿:川断针对身体的水肿也有小便不畅常有很非常好的医治作用,能够 将川断和猪腰子一起煎煮,清除人体水肿的实际效果是非常好的。 假如人体的免疫力体制不太好,那麼是不可以应用川断的,要是没有留意而应用了川断那麼人体会出现季节性过敏的红斑,人体会觉得瘙痒难耐,乃至还会继续有一种烧灼的觉得,此外也是一部分应用川断会出现皮肤泛红及其丘疹状况,因而这会让我们的人体遭受很大的损害了,会让我们的身心健康遭受很大的影响了,我们在服食川断那样的中草药材以前,一定要去清晰自身的身体情况了,假如我们不宜吃川断,那麼就需要尽量减少吃完,那样才能够 让我们身心健康了。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3 川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川断用药忌宜:1、地黄为之使。恶雷丸。《本草经集注》 2、初痢勿用川断,怒气郁者禁用川断。《得配本草》 川断羊肾粥 功效:健脾利水,温肾安胎。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做法:先煮川断、羊肾、羊肉,加入调料,汤成下米和薏米熬成粥。 用法:晨起作早餐服食。 川断炒羊肾 功效:健脾利水、补肾安胎、适用于肾阳虚弱妊娠水肿病人、胎动不安。 材料:川断15克,羊肾2对,羊肉250克,苡仁20克,油、盐、姜、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起油锅,放入姜片爆香;将羊肾、羊肉洗净切块,与川断一起放入锅中煸炒,将熟时放入苡仁、葱同炒,加入适量水,盖锅炖煮,待熟时放入盐、味精调味。 桔梗川断散 材料:炒荆芥9g、炒防风9g、象贝母9g、姜半夏9g、炙紫菀9g、炙款冬9g、黄芩9g、桑白皮9g、菟丝子9g、杜仲9g、桔梗4.5g、川断12g、胡桃(打)3只、生姜2片。3帖。 用法:疗效患者服1帖药咳嗽即止,共服3贴,咳嗽痊愈,以后至分娩—直未咳嗽。 川断胡桃仁牛尾汤 功效:补肾强骨。适用于肾病日久或久病伤肾属肾虚者。症见腰膝酸软或腰腿冷痛乏力,小便清长,或有水肿尿少等。 材料:牛尾1条,川断25克,胡桃肉60克。 做法: 1、将川断、胡桃肉洗净;牛尾用沸水烫,去毛洗净斩数段。 2、把全部用料一齐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或佐餐。 寄生川断煲鸡蛋 功效:肾虚腰痛、带下清稀量多。 材料:桑寄生30克,川续断30克,杜仲15克,黑豆30克,鸡蛋2个。 做法:将桑寄生、川断、杜仲、黑豆用清水两碗半,煎取一碗,用纱布滤净渣,鸡蛋煮熟,冷却去壳,插小孔数个,放入盛上煎液的铝锅中微火煮5——10分钟即可。 川断杜仲炖猪尾 功效:壮腰健肾,川断杜仲炖猪尾属于耳鸣食疗药膳食谱之一,对改善症状十分有帮助。 材料:猪尾300克、杜仲30克、续断25克、盐1克。 做法:猪尾去毛洗净,与川续、杜仲同入陶瓷器皿中,加水煮至猪尾熟透,调入精盐。 (周裕书、李隆云、罗登庸) 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别名川断、山萝卜等。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在陕西、云南、西藏也有分布。以根入药。根中含龙胆碱、三萜皂甙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药理试验证明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及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味苦、性微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止崩漏功能。用于腰膝酸痛、风湿骨痛、骨折、跌打损伤、先兆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遗精、尿频等。 一、形态特征 株高60—150cm,根条状,圆锥形,单条或数条并生,外皮淡褐色或黄褐色,近地面处具横走的地下茎。茎直立、多分枝,具棱和浅沟,茎上生细柔毛,棱上有疏刺毛。叶对生,根出叶(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往往作琴形分裂(羽状深裂),顶叶卵形,较大,侧裂3—5对,边缘有粗锯齿。茎生叶有短柄或无柄,多为3裂,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13cm,宽4—6cm,两侧裂片较小,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白色贴伏柔毛或刺毛。花期8_9月,枝顶抽生一头状花序,头状花序近球形,径约2—3cm,总苞片数枚,窄披针形,长约1.5cm,宽约3mm,绿色;每花外有1苞片,宽倒卵形,质较硬,外侧密生白色柔毛,先端突出尖利呈粗刺状,被白色短柔毛;花小,白色或淡
;副萼具4钝齿,密生柔毛,萼浅盘状,具4齿,略呈卵状三角形,齿间有数个小齿;花冠具4较深裂片,花冠管基部渐窄,被长柔毛;雄蕊4,伸出花冠之外;雌蕊1,花柱长于雄蕊,柱头短扦状而扁。果期9—10月,瘦果椭圆楔形,长约3—4mm,通常外被萼片,有四棱,淡褐色。 此外,另有一种同属的植物续断(Dipsacus japonica Miq.)在我国各地皆有分布,根也可以入药,但疗效不及川断。此种花冠红紫色,根出叶不作琴状分裂,与川续断有别(
14—155)。
14—155 续断形态
1.花枝 2.根二、生物学特性 川续断喜较凉爽和较潮湿的气候,四川宜在海拔1000m以上的山区栽培。 耐寒,忌高温,适宜于深厚、肥沃、疏松、不过于粘重的土壤栽种。如在低海拔地带栽培,初期生长虽较正常,但到最后一年,地上部分十分繁茂,当夏季气温高达35℃以上时,便茎叶萎垂,停止生长,并容易遭受旱害;如又逢多雨潮湿,地下部分还容易发病腐烂。川续断的药用部分是根,要使根生长粗壮良好,宜在山地油沙土、山地夹沙土或黑泡泥上栽培。这些土壤,质地为轻壤到中壤,pH6—7。油沙土和夹沙土的母质是各种古砂页岩风化物,黑泡泥的母质是石灰岩风化物;一般结构良好,比较疏松肥沃,土层较厚,保水能力强,适宜于川续断的生长,在干燥的地区或质地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上栽培川续断,不但生长不好,而且容易死亡。川续断容易发生根腐病,凡栽过的土壤最好隔2—3年再种。 上海地区引种的植株,越冬后2月份开始生长,7月中旬开始开花,10—11月果熟。在引种的头三年,没有收到饱满成熟的种子,第四年收到少数种子,其结实率不足1%在上海地区,夏天高温季节开花的花序虽外表发育良好,却往往全部都是干瘪的种子;而较晚开放的侧生花序虽然外形较小,却能结出少量饱满的种子,一般每序约2—4粒,也有多达7—8粒的。这可能是夏季高温不利于川续断的授粉所致。种子千粒重约为7.5g左右。植株茎部有数条横走的根状茎,茎上有节,节下有根,节上丛生植株,可以用分蘖繁殖。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川续断可以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种子繁殖是用种子直播;分株繁殖(即分蘖繁殖)是在秋季挖采续断时,将粗根切下供药用,留下带有幼芽的根头及所附部分较细根,种株基部的地下茎应保留7—10cm。将其分割为数株,重新载种。分蘖苗的叶片应剪去一部分,留下叶柄和心叶,减少叶面积,使移栽后的幼苗在其根系的吸水功能还未完全恢复之前,减少蒸腾,提高成活率。准备好的种苗应当天定植,一时来不及栽植的应保湿贮存过夜,第二天再栽。移植的株行距为25—33×50cm。栽后应:随即浇水,以利发根。幼苗成活之后能自然露地越冬。种子繁殖法能获得较多繁殖材料,省工易行,符合较大面积生产要求,同时根比较均匀,品质亦佳,故采用最普遍。分株繁殖法所得种苗数量有限,分割种苗及栽培时费工较多,所产的根粗细又不一致,只在缺乏种苗时才偶而采用。 (二)采种 选择健壮植株,作为采种之用,采种时间为9—10月。川续断种子,在成熟后期最易自行脱落散失,所以采种应及时。视果球尚为绿色,种子已经充实,接近黄褐色时,即应将整个果球摘回,置于阴凉通风处,数日后晒干,抖出种子,扬去杂物,放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 (三)整地 播种前应深翻土壤,将土地深挖30cm左右,整细土块。因川续断是根类药材,深耕才有利于根系生长。如有一定坡度,而土地区块又小,可以不必作畦,但如果土地区块较大,或地势较平,为了利于排水,减少病害和便于管理,则应作宽1.3m、沟宽27—30cm、深15—20cm的高畦。同时每亩施入3000—4000kg腐熟堆肥。干旱地区,作平畦。 (四)播种 播种前种子用40℃温水浸泡10小时左右,拂出后放纱布袋内或盆内,置温暖处催芽,每天用清水冲1—2遍,待芽萌动时即可播种。春秋两季都可播种。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较为低暖的地区,以秋播为宜,因为这时气候温暖,阴雨天多,土壤湿润,播种后发芽整齐;在高寒冰冻较早的地区,则以春播为宜。播时,先在畦上按35—40cm见方的窝行距开窝,窝深7—10cm,径大17—20cm,窝底宜平。每窝播种子7—8粒,每亩约需种子500g。播种后,施以人畜粪尿,每亩约800kg,上覆疏松细土,厚1—1.5cm,或不施人畜粪尿,只覆盖1—1.5cm厚的火灰或土杂肥粉。条播,宽120cm至135cm,行距20—35cm,深3cm,播入种子覆土镇压,每亩播种量约为2.3kg。 (五)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 川续断播种后约15—20天左右出苗,苗高7—10cm时即可间苗,每窝留苗2—3株,条播者按株距15cm左右定苗。匀出的幼苗,除补植缺株外,亦可移栽。川续断种植易活,在阴天或雨后进行更好。天旱时,早晚凉爽时适当浇水防旱。 2.中耕除草 秋播者,当年冬季间苗后,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这时幼苗细小,中耕宜浅,并注意不要损伤叶片。第二年3—4月中耕一次,这时幼苗已经长大,根出叶丛生铺盖地面,只能用小锄浅薅,也要尽量避免损伤叶片。此后植株发育旺盛,形成郁闭,杂草不易滋生,可以不再中耕。直至10—11月间,部分基生老叶呈现枯萎时,才在清除枯叶后中耕一次,入土仍须浅,以免损伤根部。第三年因秋季即将采收,只须在3—4月中耕除草一次。春播者,播种当年的5—6月,可结合间苗补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这时幼苗尚不甚大,杂草容易滋生;以后应于7—8月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10—11月进行第三次,第二年亦因秋季即将采收,只须于3—4月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分蘖繁殖的川续断,越冬返青后应进行松土和除草,一般到封垄之前应进行2—3次中耕除草。 3.施追肥 秋播者,每年每次中耕除草,均应结合施用追肥。第一年施用一次,每亩用人畜粪尿1000kg左右,促使幼苗生长。第二年施用二次。第一次亦结合中耕除草在春季进行,每亩施用人畜粪尿1000kg左右;如有条件,可于追施人畜粪尿之前,每亩用腐熟堆肥1000kg左右,拌过磷酸钙20kg,开窝施于株旁,施后覆土,使根生长更壮。第二次在10—11月进行,每亩可用火灰1000kg,或以腐熟的土杂肥1500—2000kg,于中耕除草之前,匀撒畦面,中耕除草时混入表土。第三年施用一次,亦在春季进行,每亩施用人畜粪尿1200kg左右。春播者,亦在每年每次中耕除草时追肥。第一年追肥三次,第一、二次,可用人畜粪尿,每次每亩施1000kg左右;第三次与秋播第二年第二次相同。第二年施用一次,与秋播第三年春季施肥相同。分蘖繁殖者,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肥,在3—4月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稀人粪尿约1500—2000kg以促进发苗。在8—9月间再追施一次人畜粪尿,数量同第一次。若有条件,可同时追施适量磷钾肥,以促进根膨大。夏天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植株在抽茎开花之前,除需要留种的植株外,其余的应及早除去,以利根的生长。 (六)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 在夏秋高温多雨时常发生,病株根部腐烂,植株枯萎。防治方法:除选择海拔较高的凉爽地区栽培外,应注意播种不宜过密,留苗不宜过多,并经常使土壤排水良好。如果发生严重,必要时可以提前一年采收,以免继续蔓延,造成更大损失。 2.蚜虫 在夏秋两季为害幼嫩花茎,使植株生长不良,结籽不充实,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3.红蜘蛛 在叶背吸食汁液,轻则红叶,重则落叶,如火烧状。天气干旱,温度离时,有利于红蜘蛛发生。防治方法:(1)铲除杂草和清园,减少虫源;(2)苗期用0.2—0.3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 4.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黄地老虎(A.segetum Schiffermüller) 幼虫咬断幼苗根茎部。防治方法参见人参地下害虫防治。 5.华北蝼蛄(Gryllofalpa unispina Saussure)和非洲蝼蛄(G.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 成虫和若虫咬断幼苗并在土中作隧道,被害处常呈麻丝状。防治方法参见人参地下害虫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通常秋播者第三年收获,春播者第二年收获。采挖时间应在秋季霜冻前,不能过早或过迟。过早,根未长足;过迟,叉萌发新叶,消耗养分,干后根部萎缩枯瘦,品质不佳。如土地多,劳动力少,又无病害,可以多留一年再挖,则根更肥壮,品质更好,产量亦更高。采挖时,割去茎秆及叶片,将全根挖起,除去泥土,从根头上摘下根子,运回加工。所余根头,如种苗缺少,可用以分株,就近选地栽培。 (二)留种 续断播种当年不结籽,须在当年秋季采挖时,留一块待来年结籽或于采收时选健壮的根,栽前切去下部,供药用,根上部带根头作栽子用,待伤口晾干后再栽。4月下旬在畦上按行距33cm、株距16cm开穴深15cm,放入种栽,芽向上覆土7cm。生长第二年9月中下旬,种子陆续成熟,侧枝上后熟,种子成熟就收获晒干脱粒,要及时采收,防止脱落。结籽后若栽子老化(木质化)不能药用,其上所生的支根,晒干可供药用。 (三)加工 1.直接干燥法 将鲜根用火烘炕或日晒,到半干时,集中堆置,用麻袋或破棉絮盖上,使它发汗变软,再烘烤或晒至全干,然后撞去泥土及须根。如果不经发汗,则根枯硬,内呈黄白色,不合规格。 2.烫(或蒸)后干燥法 将鲜根置沸水或蒸笼中,蒸或烫至根稍软时取出,堆置屋角,用稻草覆盖,任其发酵,至稻草上发生水珠时,再摊开晒干,或烤至全干,撞净须根泥土即成。 上述两种加工方法,从根断面须呈黑绿色的习惯要求来看,以采用烫或蒸后干燥法较为可靠。川续断干根产量,一年生者每亩约产50kg,二年生者每亩约产100—150kg。折干率15—20%。 川断的功效与作用。川断,又称作续断,是一种安神补胎的常用中药,古传川断的名称是由于此药可以“续折接骨”而来。下面是对于川断的功效与作用的叙述,以及一些常见的有关川断的搭配食用附方。川断的功效与作用补肝肾,续筋骨中药材的功效
,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腕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
关于川旦的作用与功效和川旦的别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功效 作用 中耕 种子 除草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