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功效:佛手膏功效与作用 佛手膏的成分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功效:佛手膏功效与作用 佛手膏的成分》,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佛手膏功效与作用 佛手膏的成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佛手膏功效与作用,以及佛手膏的成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佛手膏--《中藏经》卷八 【处方】乳香(真者,研)半字,硇砂半字(研),麝香1字(研),当归半钱(锉细),黄连1钱(去须称,锉细),白矾半字(飞过,研细),白砂蜜4两(须白砂者佳),青盐1字(光明者,研)。 【制法】上除蜜,先将上7味于乳钵内研烂,同蜜一处拌匀,入新竹筒内,用油纸2-3重,以线系扎定口,勿致水入,放净锅内,添水煮竹筒,自早至午时,破竹筒,倾药;以新绵或重绢滤过,入药于瓷瓶内牢封,埋地坑内,经宿取出。 【功能主治】眼生翳膜并胬肉,赤脉攀睛,翳晕,冷热泪下,及眼眶赤烂。 【用法用量】用铜柱点,每点了,合眼少顷,复以温净水洗之。翳膜嫩者,是近年生者,当5-7次随药退下;翳老者,频点旬日,退下即效;胬肉瘀肉,不过2-3日,随药以铜柱刮落,胬肉自然绽断。 【摘录】《中藏经》卷八 佛手膏--《三因》卷十五 【处方】斑蝥7个(去翅足),巴豆7粒(去皮),杏仁2-7粒(去皮尖),红娘子2-7个(去翅足),砒霜1钱(别研),盆消1钱,黄腊半两,韶粉半两,沥青(研)半两,硫黄3钱,黄丹3钱,腻粉(炒)10钱,绿豆1合,槐角3条,麻油4两,乱发鸡子大1两。 【制法】上用油煎令发化,次下红娘子,次下巴豆、槐角等,逐味下,焦者涌出,方下硫黄、盆消及丹粉等。以篦子不住手搅令匀。滴水成珠为度。 【功能主治】去黑紫疮核。主治麻风。 【用法用量】用时先将针轻手刺疮核,用药1粟米大,放针处。次日挤疮,有黑臭脓血出。2-3日,血渐少,次服去毒丹。 【摘录】《三因》卷十五 佛手膏--《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清麻油半斤,铅丹3两,柳白皮2两(锉),皂荚刺49个,当归半两(末),白及1分(末),黄蜡半两,朱红1分,生绯帛5寸(烧灰,细研)。 【制法】上9味,先熬油令沸,下柳皮、皂荚刺,煎候赤黑色,以绵滤过,下丹煎,以柳篦搅,候变黑色,即下诸药末,搅令匀,滴水中成珠膏成,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一切疮肿疖毒。 【用法用量】用故帛涂贴,1日2次。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佛手膏--《中藏经》卷六 【别名】紫霜膏 【处方】大戟1两,细辛1两,蛇床子1两,雄黄半两,白胶香半两,青州蝎半两,黄柏半两,黄丹半两,白矾1钱。 【制法】上为末。以清油8两熬,烟出;次下去皮巴豆4-7粒,槐枝2-7截,候焦,取去不用;次下黄蜡1两,松脂2两;次下前9味末,以槐枝不住搅,成膏,瓷盒内贮。 【功能主治】脓窠疮。 【摘录】《中藏经》卷六 佛手膏--《普济方》卷八十二 【处方】硼砂。 【功能主治】眼内瘀肉,浮膜侵睛。 【用法用量】用硼砂放在盒子内1日,纸封定,至午刻取出硼砂,以冷水浮洗过,研为粉,以筋头点入眼中。浮膜立退。凡点时,先将温水洗眼,然后点,又洗再点,不过3-4次立验。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二 梨肉中的小颗粒在咀嚼时能够帮助清除牙缝中的菌斑,对牙齿起到清洁保护作用。 香橼佛手草本膏对于养生保健有一定常识以及认真专研过的消费者来讲并不陌生,现在加盟商以及生产厂商是很多的,大家可以在自己的城市里购买到很便捷的保健品。香橼佛手草本膏主要的功效与作用体现在能够促进身体的代谢以及循环,包括血液循环,水分循环等等,从而促进自己身体机能的增强,皮肤状态越来越细腻光滑,不会毛孔粗大或者是毛孔组织受损。 目录 1 拼音 2 《中藏经》卷八:佛手膏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三○:佛手膏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普济方》卷八十二:佛手膏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三因》卷十五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中藏经》卷六 6.1 佛手膏的别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佛手膏 1 拼音 fó shǒu gāo 2 《中藏经》卷八:佛手膏 2.1 处方 乳香(真者,研)半字,硇砂半字(研),麝香1字(研),当归半钱(锉细),黄连1钱(去须称,锉细),白矾半字(飞过,研细),白砂蜜4两(须白砂者佳),青盐1字(光明者,研)。 2.2 制法 上除蜜,先将上7味于乳钵内研烂,同蜜一处拌匀,入新竹筒内,用油纸23重,以线系扎定口,勿致水入,放净锅内,添水煮竹筒,自早至午时,破竹筒,倾药;以新绵或重绢滤过,入药于瓷瓶内牢封,埋地坑内,经宿取出。 2.3 功能主治 眼生翳膜并胬肉,赤脉攀睛,翳晕,冷热泪下,及眼眶赤烂。 2.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用铜柱点,每点了,合眼少顷,复以温净水洗之。翳膜嫩者,是近年生者,当57次随药退下;翳老者,频点旬日,退下即效;胬肉瘀肉,不过23日,随药以铜柱刮落,胬肉自然绽断。 2.5 摘录 《中藏经》卷八 3 《圣济总录》卷一三○:佛手膏 3.1 处方 清麻油半斤,铅丹3两,柳白皮2两(锉),皂荚刺49个,当归半两(末),白及1分(末),黄蜡半两,朱红1分,生绯帛5寸(烧灰,细研)。 3.2 制法 上9味,先熬油令沸,下柳皮、皂荚刺,煎候赤黑色,以绵滤过,下丹煎,以柳篦搅,候变黑色中药材功效
,即下诸药末,搅令匀,滴水中成珠膏成,以瓷盒盛。
3.3 功能主治
一切疮肿疖毒。
3.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用故帛涂贴,1日2次。以愈为度。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4 《普济方》卷八十二:佛手膏
4.1 处方
硼砂。
4.2 功能主治
眼内瘀肉,浮膜侵睛。
4.3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用硼砂放在盒子内1日,纸封定,至午刻取出硼砂,以冷水浮洗过,研为粉,以筋头点入眼中。浮膜立退。凡点时,先将温水洗眼,然后点,又洗再点,不过34次立验。
4.4 摘录
《普济方》卷八十二
5 《三因》卷十五 5.1 组成
斑蝥7个(去翅足),巴豆7粒(去皮),杏仁27粒(去皮尖),红娘子27个(去翅足),砒霜1钱(别研),盆消1钱,黄腊半两,韶粉半两,沥青(研)半两,硫黄3钱,黄丹3钱,腻粉(炒)10钱,绿豆1合,槐角3条,麻油4两,乱发鸡子大1两。
5.2 功效
去黑紫疮核。
5.3 主治
麻风。
5.4 佛手膏的用法用量
用时先将针轻手刺疮核,用药1粟米大,放针处。次日挤疮,有黑臭脓血出。23日,血渐少,次服去毒丹。
5.5 制备方法
上用油煎令发化,次下红娘子,次下巴豆、槐角等,逐味下,焦者涌出,方下硫黄、盆消及丹粉等。以篦子不住手搅令匀。滴水成珠为度。
6 《中藏经》卷六 6.1 佛手膏的别名
紫霜膏
6.2 组成
大戟1两,细辛1两,蛇床子1两,雄黄半两,白胶香半两,青州蝎半两,黄柏半两,黄丹半两,白矾1钱。
6.3 主治
脓窠疮。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清油8两熬,烟出;次下去皮巴豆47粒,槐枝27截,候焦,取去不用;次下黄蜡1两,松脂2两;次下前9味末,以槐枝不住搅,成膏,瓷盒内贮。
古籍中的佛手膏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三脱 *** (附论)]疠风通治方
朴硝半两,研令匀,每服一钱,食后淡茶清调下,次用佛手膏。《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董宿公元1470年...
《普济方》:[卷一百十诸风门]大风癞病
熟地黄悬豆(酥炙焦黄各三两)上为末。入朴硝半两佛手膏去黑紫疮核。斑蝥(七个去翅足)巴豆(七粒去皮)...
《普济方》:[卷三百十四]膏药门
火熬之成膏。用绵滤过。入瓷盒收之。入黄蜡半两。佛手膏治脓窠热疮神效。大戟细辛蛇床子(各一两)雄黄白...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大风治法]疏风散
入朴硝半两令匀。每服一钱,食后淡茶清调下。次以佛手膏去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解围元薮》:卷四
佛手中含有丰富的钙、镁等微量元素,除此还有多达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平衡营养,但是宝宝要少量吃,因为佛手的药性很强。
关于佛手膏功效与作用和佛手膏的成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主治 用量 用法 功效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