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种植指南

农业行业技术革命农业技术变革(农业行业政策支持农业支持政策是什么意思)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6-25 10:27:11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农业行业技术革命农业技术变革(农业行业政策支持农业支持政策是什么意思)》,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中药材种植指南请查看:中药材种植指南

农业行业技术革命农业技术变革

农业行业技术革命农业技术变革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农业行业技术革命,以及农业技术变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两次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的经营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 2、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开始于何时
  • 3、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简介
  •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为
  • 5、农业发展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什么
  • 6、中国农业三次农业革命性历史事件指什么?

首先,要了解两次农业技术革命的时间点以及农业经营方式的定义。

①两次农业技术革命

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在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时,通过种植植物,有目的地生产出自己的食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驯服了牛马等大型牲畜,发明了犁耙等大型农具,开始了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是从漫长的牲畜耕作时代到欧洲工业革命,人类发明了机械、化肥、农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农业技术大革命。全世界危害农作物的虫害有10000多、病害有9500种、杂草2000多种。如果没有农药发明和使用,农作物的产量仅为30%,其中草害让作物减产13.2%,虫害让作物减产15.6%,病害让作物减产13.3%。人类在长期与病虫害的斗争中发明了农药、化肥,每使用1元钱的农药和化肥,农民可获益8-16元的回报。因此,使用农药、化肥,成为解决人类温饱,提高产量的最主要手段。

②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经营方式是指农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如手工生产、半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等。从制度的角度讲,农业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

③两次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的开始,使得农业从无到有,人们从打猎、采摘野果、野谷子的时代,过渡到了能够驯养、种植,开始了小农经济下的纯手工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过去农业制度的条件之下,我国历史上一直是地主佃户这样的雇佣式经营方式。

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的开始,伴随着机械的发展,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当初的纯手工种植、养殖解放出来,一部分农业生产能够使用机械操作,比如大面积的粮食播种和粮食收获、养殖过程中的自动喂料系统等等,一部分农业操作目前仍然不能够达到全机械化,所以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之后,开始了半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的农业制度和土地政策之下,有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经营方式,有一家一户经营,也有合作社经营,还有家庭农场经营,以及公司+农户等农业经营方式。

目前,随着科技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和推广,在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可能还会有突破性的变化。

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增加了铁铲和铁犁;

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有些氏族和部落在新石器时代仍长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考古资料显示,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有三个地区,即西亚、东亚(包括南亚)、中南美洲。如西亚的扎格罗斯山区、小亚细亚半岛南部、东地中海沿岸的约旦、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也是大麦、小麦、小扁豆等栽培作物的原产地。中国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很早就种植粟和水稻。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分别是玉米、豆类、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畜牧业。早在中石器时代或更早些时候,人们已开始驯养与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某些小动物。狗和绵羊是最早被人驯养的动物。如伊拉克的帕勒高拉洞穴遗址内发现公元前1万年家养狗的骨骼。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和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农业畜牧业的全部生产活动要求人类更多地认识、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经济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在狩猎采集经济下,人们难以获得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即使在短暂时期内获得,也无法长期储存。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

农业革命预示农业化时代的到来,而中国大农业革命的来临则反映当代“向东方转换”和“走绿色道路”的大趋势。90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弊病日益加剧,西方的现代化方式日益失色,“回归自然”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日益高昂。农业化将是紧随“第三次浪潮”而来的“第四次浪潮”,它将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面貌大为改观。最后,本文提出大农业发展的若干方略。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一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在这种趋 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

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厂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

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掠夺);

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炭、钢铁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三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推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另外,在西欧国家和美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英国等国是不会放过这块能掠取财富的土地,这也是诱发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对印度、东南亚的侵略加剧,印度、埃及、缅甸相继落为英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4)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5)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6)带来了工业污染。

(7)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8)使弱小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进程。

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

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

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人感觉“人定胜天”,各种物质对人思想的冲击很大;

2、工业革命的大工业物质化,社会矛盾对立,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3、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矛盾加剧,革命思潮汹涌,英国等国通过改革实行“民主”,使近代国家体制真正产生;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1、工业化国家的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2、资本家日益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在与贵族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3、人类从此产生了大量的工业聚集,而影响了人类之间的关系。

对欧洲关系的影响

英国因为工业革命更加强大,法国因为工业革命也在欧洲保持地位,普鲁士更加强盛,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则日益衰落。

对环境影响影响

1、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的煤炭总量飞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气(沼气)等同上

2、工业发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农业行业政策支持农业支持政策是什么意思

农业行业政策支持农业支持政策是什么意思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业行业政策支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支持政策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家对农业有什么政策扶持
  • 2、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有哪些?
  • 3、国家对生态农业的扶持政策
  • 4、国家扶持的农业项目有哪些?
  • 5、国家对农业企业扶持政策步骤

鼓励与金融机构合作,大力扶持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等。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财政贴息扶持力度,逐步减少对涉农企业的直接补助;鼓励与金融机构合作,大力扶持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坚持先确定范围、后据实结算的贷款贴息项目管理方式,建立拟贷款贴息项目单位名录;对列入名录且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实际发生并已经支付利息的贷款进行贴息,贴息周期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贴息资金在2019年结算,项目明确为2019年度贴息项目。

扩展资料:

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相关要求规定:

1、要保持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的严肃性,对于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集中扶持、连续扶持,着力打造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区域优势。

2、坚持把“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扶持重点,坚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财政部-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

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4.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1、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奖励

农业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2万元、6万元、2.5万元,获得市级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企业称号的,一次性奖励0.2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省、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的,分别一次性奖励6万元、3万元、1.5万元。

获得省级示范性家庭农(林)场、市级(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家庭农(林)场称号的,分别一次性奖励2万元、0.2万元。

2.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奖励

对农业经营主体首次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每个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同一个经营主体进行系列产品认证的,每增加一个产品奖励0.5万元;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每个农产品奖励3万元;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每个农产品奖励5万元;农业经营主体对已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的农产品进行正常续证的,分别奖励0.5万元、1万元和2万元;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成功的奖励30万元。

鼓励初级农产品生产主体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与追溯体系建设,对创建达标的奖励2万元。

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企业标准,对制定企业标准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的,每个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

获得市级生态精品农产品称号的,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0.1万元。

3、生态精品农产品参评活动奖励

对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产品评奖活动,获得国务院组成部门主办的国家级金奖,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5万元;获得国务院组成部门主办的国家级银奖和省级政府(包括省政府组成部门)主办的省级金奖,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2万元。

4、生态畜牧业奖

鼓励发展食草动物养殖。对常年存栏牛30头以上、羊60头以上、兔400只以上的,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

鼓励农户利用林地、果园、茶园等放养生态家禽。对常年存栏2000只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

鼓励发展蜜蜂养殖。对新增养殖存栏20箱以上,每箱补助100元。

5、新兴中药材产业奖励

新发展白术、元胡、温郁金种植,连片5亩以上的中药材基地,每亩补助500元。

新发展黄精、何首乌种植,连片5亩以上的中药材基地,每亩补助800元。

对能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包括保健品)种植基地给予专项补助,具体扶持政策另行制定。

6、生态精品水果基地建设奖励

新建云-和雪梨、甜橘柚、白枇杷基地连片5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1000元;新建桃基地连片5亩以上的给予补助,密植型桃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1000元,开张型桃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600元。

对低产老梨园进行改造提升连片1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800元。

对云-和雪梨基地实施三年一轮的抚育改造补助,连片5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400元,新建基地需满3年以后(含3年)方可申报。

7、生态绿茶产业奖励

对新建茶叶基地连片5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400元。支持小型茶叶加工厂提升改造,每年择优扶持5家,每家一次性补助5万元。

8、鼓励扶持云-和黑木耳与珍稀菌基地建设对新建云-和黑木耳、珍稀菌标准化基地连片达到3万棒以上且每亩不少于8000棒的,每亩一次性补助2000元。

9、蔬菜基地建设奖励

发展蔬菜基地连片3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给予有机生物肥购置补贴200元。

10、油茶、香榧基地建设奖励

新建良种油茶、香榧基地连片1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300元。

改造低产油茶林连片2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

11、原料林基地建设奖励

对原料林和景观林苗圃业主给予扶持,裸根苗苗圃每亩一次性补助500元,容器苗每株补助0.2元。

12、林下经济基地建设奖励

扶持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多年生连片种植1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600元;一年生连片2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

13、鼓励扶持板栗基地高效复合经营改造。对开展板栗基地高效复合经营改造且连片面积2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600元。

一、种养殖类:

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主要有: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繁母猪保险政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沼气建设补贴政策、奶牛良种补贴政策、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

二、生态:

“十二五”规划里面强调了生态农业,提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三、农产品加工:、

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四、三产融合:

其中循环农业最典型的产业,也是最快能拉动城乡一体化的项目,其产业升值空间也很大。而且三产融合项目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项目之一。

五、休闲农业:

《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殖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政策解读·关注一号文件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

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一、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降低农民的经营成本。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补贴今年预计将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为3.2亿元。

三、提高政府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水平。每斤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比上年提高了0.13元,早稻达到90元/百斤,中晚稻92元/百斤。

四、增加政府的储备。减少市场的流通量,使供求达到平衡,从而使价格处于合理的水平。同时鼓励商业、企业、加工企业增加商业性的储备。

五、合理调控进出口,保证国内粮食的供求平衡。

六、大幅度提高了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七、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进一步界定清楚,并且保障其权益;对承包地地块的确权、登记和颁证。

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

标签:农业   工业革命   发展   政策   革命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