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种植指南

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农业春播生产情况报告(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报告)

来源:http://1zy.cn/ 作者:第一中药材网 发表于:2023-08-20 11:46:09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农业春播生产情况报告(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报告)》,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中药材种植指南请查看:中药材种植指南

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农业春播生产情况报告

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农业春播生产情况报告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业春播生产情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春播生产情况报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春耕生产工作安排是什么?
  • 2、春季农业生产应该如何进行?
  • 3、各地春耕生产何时进入农机作业高峰期?
  • 4、春季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春耕生产工作安排是,压实责任确保春播粮食面积,分级分类尽快恢复春耕生产秩序,分区按时抓好春管春耕,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秩序,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特制定本指南。

春耕生产的特点

夏粮生产基础较好,结构调整势头良好,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各地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绿色兴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资供应数量充足,?春耕备播有序推进的特点,坚定稳定优化粮食生产目标不动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有力有序推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努力保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好势头。

需要我们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拓展高效供给,加快发展道地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水果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加力推进绿色发展,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切实加强防灾减灾。

一、春季田间管理

(一)小麦

1.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农业春播生产情况的重要环节农业春播生产情况,田间管理可以弥补冬前农业春播生产情况的不足,或控制冬前的过旺。此时是争取穗大、足,壮秆不倒的关键时期,该期的主要管理任务可概括为“三促、二防”,即促早返青、早生长、培育壮苗农业春播生产情况;促蘖增穗、提高成穗率;促穗大、壮秆;防晚霜、防病虫害。要做好返青期的镇压、划锄、深耘和起身至抽穗期肥水管理等事项。

2.5月至6月要注重小麦籽粒的生长发育与后期管理,此期主要管理措施可概括为二保三防农业春播生产情况:保根、保叶、防止早衰。主要做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防止倒伏、适时收获等事项。

(二)油菜

开春以来,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蕾薹期是需肥量最多的时期,田间管理以防衰、增角、增粒、增重为中心。主要做好巧施薹肥、补施花肥、中耕除草、清沟排渍、防止花而不实、防治病虫害、辅助授粉等工作。

(三)马铃薯

马铃薯以冬、春播为主,目前正当种植和管理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是确保出苗整齐、及时清沟理水、早施提苗结薯肥、早培土,培高垄并防止块茎见光致薯皮发青、注意病虫害防治,重点是抓好晚疫病、地老虎等的防控。

二、大季作物技术要点

(一)水稻育苗及种植技术要点

1、选用优良种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审定的)。用种量每亩大田0.5至1.3公斤。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采用旱育秧、两段育秧、湿润秧田育秧等育秧技术培育壮秧,提倡旱育秧,杜绝水秧。旱育秧比水稻早播5至10天,但应注意在苗床PH值超过6.5时必须调酸。3、适时规范化移栽。冬闲田育3.5叶小苗移栽,绿肥、油菜田5—6.5叶中苗移栽,小麦田、望天田6.6—8叶大苗移栽。宜采用宽窄行或宽行窄株、南北向栽插。中等肥力中迟熟杂交稻亩栽1.5万穴左右,穴栽两粒谷苗,中早熟杂交稻亩栽1.7万穴,穴栽两粒谷苗。6月20日前必须关秧门。4、加强肥水管理和注意病虫害防治。

(二)玉米技术要点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审定的)。亩用种量0.5至1公斤。2.适时早播:在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的前提下,根据气象灾害发生规律,把玉米需水关键时期(花粒期)安排在降水较丰富的时期。一般以土壤10厘米土温稳定在10-12℃时即为播种适期。我市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一般以3月下旬开始播种;1000-1300米地区,一般以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1300米以上的地区可延迟到4月上旬至下旬播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适时争早。可直播,提倡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在玉米生育期间对“防低温、增积温、促早熟、躲伏旱、避早霜、夺高产”有重要作用。3.合理密植、规范种植。一般平展型玉米以2800—3200株/亩,半紧凑型以3200—3600株/亩,紧凑型以3400—4000?株/亩为宜。肥水条件好的地,适当偏稀,肥水条件差的地适当偏密。实行宽窄行定向移栽,5尺(167厘米)开厢,2.5尺(83.5厘米)小麦或洋芋带,2.5尺(83.5厘米)玉米带(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1.5尺(50厘米),株距6-7寸(20-23厘米)。4.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亩用腐熟农家肥或绿肥1500公斤,?36%复合肥40公斤加尿素5-10公斤或45%硫酸钾复合肥25-30公斤加尿素6-10公斤,缺锌土壤亩用1-1.5公斤硫酸锌,每个玉米种植带开一个施肥沟深施,聚垄后栽培。合理追肥: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进行,生产上称为“攻秆肥”,有利于确保植株健壮生长,促进雌雄穗顺利分化。第二次在抽雄前(大喇叭口)进行,称“攻穗肥”,对增加果穗数和每穗粒数作用很大。5.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苗期管理的中心是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分陡长,从而达到根深、叶绿、茁壮的丰产长相;玉米出苗后或移栽存活后,应及时逐块逐行检查,缺苗、死苗,应及时补栽。育苗时应适当多育一些,以便补苗用。补栽的要及时浇水和施少量速效氮肥提苗,达到生长整齐一致,保证全苗。在移栽后一周(存活后),或5叶期(直播的定苗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宜浅以便提苗促壮。在拔节前进行第二次中耕,此次可深一些。天旱时要适当浅锄,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便保墒;多雨易涝时,宜锄较深,促进水分蒸发。玉米的主要地下害虫是地老虎、白土蚕(蛴螬)等,咬食根系和幼嫩茎叶。可用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

(三)高粱种植技术要点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审定的)。亩用种量1.5至2公斤。

2.适时早播。高粱的播种期主要受温度和水分影响。高粱发芽的最低温度为7—8℃,一般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播种较适宜。根据温、湿条件确定高粱播种时期,“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3.提高播种质量。一般采取直播方式,要求播种量适宜,下种均匀,播行齐直,播深合适。播种深度一般以3—5cm为宜,适时镇压保墒,压碎土块,减少大孔隙,增加毛管孔隙,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促进毛管水上升至播种层,以利种子吸收发芽。一般株型紧凑、叶较窄短、抗倒伏、中矮秆的早熟品种,比较适宜密植;而叶片宽、着生角度大、不抗倒伏、秆高晚熟的品种,应该稀植。常规品种每亩5000—6000株。

4.合理施肥。基肥的施用量一般每亩2000—3000kg有机肥,20—30kg过磷酸钙。每亩施8—10kg硫酸铵做种肥。或亩施10kg磷酸二铵复合肥。一般只进行一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更好。对生育期长的品种,或后期易脱肥的地块,可分两次追肥。两次追肥应掌握“前重后轻”的原则,追肥量为尿素20—30kg/亩。

5.加强田间管理。苗期管理主要以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为主,达到苗全、苗齐、苗壮。破除土表板结、查田补苗、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除去分蘖等。出苗后3—4片叶时进行间苗,5—6叶时定苗,促进幼苗健壮苗、早发;苗期中耕2次。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0—15天后进行第2次,中耕可保墒提温,发根壮苗,又可消除杂草,减轻杂草危害,拨节后中耕培土促根早生快发,增强抗风抗倒、抗旱保墒能力。

4月各地春耕生产陆续进入农机作业高峰期。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农业春播生产情况,截至4月11日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全国已投入1210万台农机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开展机耕2.27亿亩、深松980万亩、机械浇(灌)地9875万亩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完成机播2546万亩,机播作业进度快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

预计今春,全国将投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机、工厂化育秧设备、高速插秧机、宽幅精量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2200万台(套),水稻、春玉米、春小麦、春大豆等粮油作物机耕率稳定在90%以上,机播率达到5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为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春播中的主力军作用,今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将全力以赴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确保又好又快完成春季机械化生产任务,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深松作业补助资金,两部门今年2月发布《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补贴范围内机具全面实行敞开补贴,优先保证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农业绿色发展所需机具补贴需要。各地迅速启动相关政策实施工作,并因地制宜创设了工厂化育秧设施补贴、机插秧作业补助等政策,支持农户买好机、用好机,有效增加春耕春播生产急需机具,提高春季机械化作业水平。

春季主要农事:春耕、春播、清沟理墒、灌溉春水、追肥等。

夏季的主要农事有:中耕锄草、抗旱防灾、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秋季的主要农事有:灌溉、追肥、防治病虫害、秋收等。

冬季主要农事:冬灌、土地深翻、农机设备维护等。

扩展资料:

1、烧荒垦种,就是为了减少明年土地复垦时种植农作物的麻烦,在春季初(俗称春季初)焚烧农田杂草。

2、播种,适时播种是从种子萌发、出苗到生长各阶段成熟,获得良好气候条件、壮苗、正常生长和适时成熟的重要措施。

3、施肥,主要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提高作物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科学的施肥是保证粮食安全、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报告

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报告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报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 2、2007年农业气象
  • 3、全国春播进展如何?
  • 4、春季农业生产应该如何进行?

一、有利影响

1、北方冬麦区水热条件利于小麦生产

? 2021年春季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北方冬麦区多降水过程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南部降水量200~250mm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大部农田土壤种植条件较好。主要降水时段为3月中下旬,为冬小麦起身和拔节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4月西北、华北,主要降水时段为4月1-3日、10-13日和19-26日,土壤水分得到阶段性补充,此时正值冬小麦需水旺盛阶段,适宜的土壤墒情对冬小麦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十分有利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5月冬麦区又出现多次降水过程,其中5月13-15日降水范围较大,有效补充了农田土壤水分,冬小麦主产省土壤缺墒站点减少,其中山西、河南两省0-20cm土壤相对湿度在60%以下的站点分别减少13.0个和16.5个百分点,关键性降水为冬小麦灌浆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

2.播区大部水热条件利于作物播种出苗

2021年春播期间,大部农区气象条件较好,春播进度总体略快于常年。春季,东北春播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回暖偏早,土壤化冻较快。4月下旬地温为5~15℃,较上年有提高,耕作层土壤已化冻,大部农区土壤墒情较好。总体来看,北方地区气象条件利于春玉米、春小麦、棉花、马铃套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以及水稻,未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天气,水热条件总体利于水稻适时播种育秧和春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华南和西南春播区大部热量充足,4月云南南部和中东部、广西大部陆续出现明显降水过程,4月27-28日广东和福建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大部地区农业干旱基本缓解,利于玉米、水稻、马铃薯等春播作物播种和苗期生长。

二、不利影响

1.北方大风沙尘日数偏多,影响设施农业生产和春播2021年春季

北方大风天气较多,尤其是西北地区、内蒙古、东北地区大部以及华北西部和北部。受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影响,2021年春季北方共出现9次沙尘天气过程,比2011-2020年同期平均(8.3次)偏多0.7次。大风沙尘天气导致部分地区设施大棚和牲畜圈舍垮塌或棚膜受损,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局地春播受阻,进度偏慢,春播作物幼苗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2. 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阴雨寡照,不利早稻育秧和夏收粮油作物生产

2021年3-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寡照天气

,江淮西部、江汉西部和南部、江南、重庆、贵州等地降雨日数是有25~47d。持续多雨寡照不利于夏收粮油作物开花灌浆和成熟收获以及水稻播种育秧,并导致移栽后的早稻返青缓慢,一季稻秧苗生长慢、长势偏弱,同时也严重影响油菜灌浆,造成油菜籽粒灌浆不饱满、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此外,持续多雨也不利于病虫防治,安徽、江西等省局地油菜菌核病以及江西等地早稻稻瘟病偏重发生,不利冬小麦和油菜籽粒的光合积累以及早稻晒田控蘖,增加了已成熟冬小麦和油菜收获难度和霉变发芽风

据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预测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春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的总趋势是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有利于春播生产。其中北方大部地区春季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多,利于春播的顺利进行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但黄淮大部、云贵高原大部等地可能出现春旱,对农业生产有一定不利影响。

2007年春季我国除黄淮西部、新疆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新疆大部、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四川盆地北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河套东部、华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偏多2成左右;黄淮大部、云贵高原大部等地可能出现春旱。

春季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将有利于春播的顺利进行,也基本利于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春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有利于春播。但受持续偏暖影响,北方冬小麦返青和土壤解冻期均提前,冬麦区和春播区的需水高峰期也会相应提前到来,西北东部、华北、黄淮东部的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春旱,尤其是山东半岛可能出现秋冬春连旱,墒情不足将对春播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南方大部地区目前墒情良好,春季大部地区降水略偏少,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而江南东部降水偏多,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农田渍害,会影响春播进程。

根据今年春季气候趋势预测及其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合冬季作物生长情况,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建议农业春播生产情况分析

北方春播区由于今年回暖早,土壤化冻快,各地要早做春播准备,并要关注春旱的形势,预防春旱对春播造成影响。南方农区春季旱涝不均,长江中下游地区近期降水持续偏多,须做好农田沟渠配套建设,减轻渍涝灾害造成的影响。由于气温持续偏高,今年全国农区病虫害的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各地要密切关注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向,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努力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春耕春播,春播进展总体顺利。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5月17日,全国已春播各类农作物近八成,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早稻栽插结束,长势较好。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处于分蘖期,华南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长势好于去年。中稻育秧结束,进展较快。全国中稻栽插过四成。

其中,东北地区栽插过三成,西南地区栽插过六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栽插近五成。春播玉米过九成,出苗正常。其中,东北地区播种接近尾声,进度快于上年,已出苗40%左右,长势总体正常,部分地区已达3-4叶。华北和黄淮地区播种过七成,已出苗70%以上。西北和西南地区播种过九成,出苗情况较好。春播大豆过七成,面积增加。其中,东北四省区过六成,西南地区过八成,西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播种基本结束。来源:央广网

一、春季田间管理

(一)小麦

1.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田间管理可以弥补冬前的不足,或控制冬前的过旺。此时是争取穗大、足,壮秆不倒的关键时期,该期的主要管理任务可概括为“三促、二防”,即促早返青、早生长、培育壮苗;促蘖增穗、提高成穗率;促穗大、壮秆;防晚霜、防病虫害。要做好返青期的镇压、划锄、深耘和起身至抽穗期肥水管理等事项。

2.5月至6月要注重小麦籽粒的生长发育与后期管理,此期主要管理措施可概括为二保三防:保根、保叶、防止早衰。主要做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防止倒伏、适时收获等事项。

(二)油菜

开春以来,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蕾薹期是需肥量最多的时期,田间管理以防衰、增角、增粒、增重为中心。主要做好巧施薹肥、补施花肥、中耕除草、清沟排渍、防止花而不实、防治病虫害、辅助授粉等工作。

(三)马铃薯

马铃薯以冬、春播为主,目前正当种植和管理关键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是确保出苗整齐、及时清沟理水、早施提苗结薯肥、早培土,培高垄并防止块茎见光致薯皮发青、注意病虫害防治,重点是抓好晚疫病、地老虎等的防控。

二、大季作物技术要点

(一)水稻育苗及种植技术要点

1、选用优良种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审定的)。用种量每亩大田0.5至1.3公斤。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采用旱育秧、两段育秧、湿润秧田育秧等育秧技术培育壮秧,提倡旱育秧,杜绝水秧。旱育秧比水稻早播5至10天,但应注意在苗床PH值超过6.5时必须调酸。3、适时规范化移栽。冬闲田育3.5叶小苗移栽,绿肥、油菜田5—6.5叶中苗移栽,小麦田、望天田6.6—8叶大苗移栽。宜采用宽窄行或宽行窄株、南北向栽插。中等肥力中迟熟杂交稻亩栽1.5万穴左右,穴栽两粒谷苗,中早熟杂交稻亩栽1.7万穴,穴栽两粒谷苗。6月20日前必须关秧门。4、加强肥水管理和注意病虫害防治。

(二)玉米技术要点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审定的)。亩用种量0.5至1公斤。2.适时早播:在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的前提下,根据气象灾害发生规律,把玉米需水关键时期(花粒期)安排在降水较丰富的时期。一般以土壤10厘米土温稳定在10-12℃时即为播种适期。我市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一般以3月下旬开始播种;1000-1300米地区,一般以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1300米以上的地区可延迟到4月上旬至下旬播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适时争早。可直播,提倡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在玉米生育期间对“防低温、增积温、促早熟、躲伏旱、避早霜、夺高产”有重要作用。3.合理密植、规范种植。一般平展型玉米以2800—3200株/亩,半紧凑型以3200—3600株/亩,紧凑型以3400—4000?株/亩为宜。肥水条件好的地,适当偏稀,肥水条件差的地适当偏密。实行宽窄行定向移栽,5尺(167厘米)开厢,2.5尺(83.5厘米)小麦或洋芋带,2.5尺(83.5厘米)玉米带(种2行玉米),玉米行距1.5尺(50厘米),株距6-7寸(20-23厘米)。4.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亩用腐熟农家肥或绿肥1500公斤,?36%复合肥40公斤加尿素5-10公斤或45%硫酸钾复合肥25-30公斤加尿素6-10公斤,缺锌土壤亩用1-1.5公斤硫酸锌,每个玉米种植带开一个施肥沟深施,聚垄后栽培。合理追肥: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进行,生产上称为“攻秆肥”,有利于确保植株健壮生长,促进雌雄穗顺利分化。第二次在抽雄前(大喇叭口)进行,称“攻穗肥”,对增加果穗数和每穗粒数作用很大。5.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苗期管理的中心是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分陡长,从而达到根深、叶绿、茁壮的丰产长相;玉米出苗后或移栽存活后,应及时逐块逐行检查,缺苗、死苗,应及时补栽。育苗时应适当多育一些,以便补苗用。补栽的要及时浇水和施少量速效氮肥提苗,达到生长整齐一致,保证全苗。在移栽后一周(存活后),或5叶期(直播的定苗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宜浅以便提苗促壮。在拔节前进行第二次中耕,此次可深一些。天旱时要适当浅锄,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便保墒;多雨易涝时,宜锄较深,促进水分蒸发。玉米的主要地下害虫是地老虎、白土蚕(蛴螬)等,咬食根系和幼嫩茎叶。可用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

(三)高粱种植技术要点

标签:春播   农业   生产   情况   播种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