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种植指南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学校(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学校(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中药材种植指南请查看:中药材种植指南
今天第一中药材网(1zy.cn)给各位分享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学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想要栽培食用菌,我们主要要注意基质的调配、温度的控制、遮阴的措施和湿度的管控等。基质应选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木质纤维木屑,温度控制在24-27摄氏度左右,遮阴工作要做得彻底,保持空气处于湿润状态即可。 1、调配基质 想要栽培食用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调配好合适的基质。食用菌与植物不同,适宜生长在木质纤维的基质中,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等进行压制消毒杀菌等工序后,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使用。 2、控制温度 食用菌包括了很多种不同的菌类,而大部分的菌类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耐高温,在温度过高、气候炎热的天气中就会变得生长缓慢或停滞,因此我们要保证植株的温度控制在24-27摄氏度之间,不宜过高。 3、做好遮阴 食用菌大多数对于阳光没有需求,和植物不一样,菌类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我们要为栽培食用菌的容器进行遮光的处理,不能有过于明亮的光线进入其中。如果没有做好遮光的处理,食用菌有可能会因此死亡。 4、管控湿度 绝大部分的食用菌都喜欢生活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它们不需要人工浇水,只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基质中的水分生存,因此我们要保证栽培食用菌的容器周围的空气湿度足够大,为食用菌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物种类很丰富,食用菌就是其中一个大类,品种也很丰富,所以种植的朋友也非常多,但是种植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点,从场地选择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上都有要点需要注意。下面和小编一起学习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应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多的地方,且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未受工矿企业污染的土壤。
2.1选择菌种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不得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种,应选用健壮、优质、抗病的菌种。
2.2精细管理
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废料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并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用。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做到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每次采菇后应清除栽培料上的菇根、烂菇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并及时清理菇房,重新消毒。
2.3科学育菌
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pH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促进菌丝健壮生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在菌种选择、培养料配比,堆料发酵、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培育健壮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增强其抗病能力。
2.4施肥
喷施蛋白胨、酵母膏溶液,可使菇体肥厚、促进转潮;喷施腐熟人粪尿,喷完后,可再用清水喷一次。喷施米醋。在平茹生长中后期,用300倍的食用米醋液进行菇面喷施,在采收前1-3天每天1次,一般可增产6%,且色泽更加洁白。喷施培养料浸出液,可延长出菇高峰期,并使子实体肥厚。喷施葡萄糖、碳酸钙溶液,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
2.5水分管理
菇房要经常保持良好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超过95%。当自然温度达到16℃时,在畦内灌一次水,以后每天早、中、晚各喷一次水。喷水尽量喷向空间和地面,不要喷到子实体上。在低温季节最好喷洒用日光晒过的温水。
2.6温度管理
菇棚温度最好控制在10℃-18℃当气温较低时,白天延长阳光直射的时间,晚上要盖严草帘。当气温较高时,白天盖上草帘,晚上则揭开草帘。
2.7通风管理
当气温较高时,每天要揭开草帘通风2-3小时,低温大风天气少通风;早晚喷水前后加大通风,菇蕾分化期少通风,菇蕾生长期多通风。
2.8光照管理
菇蕾生长期要有稳定的散射光,坚持每天早晚晾晒1-2小时,增加弱光直射,出菇期切忌强光直射。
食用菌本身对害虫抵抗能力弱,一旦发生不易控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从选用抗病虫品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加强栽培管理等多种途径达到防治目的。
综上就是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种植了食用菌的朋友可以多多考虑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学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学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食用 栽培技术 要点 栽培 温度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