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亳州第一大地产品种,行情终于在今年一改颓废的走势。自春节过后白芍的交易一直比较火爆,行情也是出现了难得的上涨,这给很多经营户和追逐者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作为一个已经烂到极点的品种,白芍的上涨也是实至如归,但它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库存和市场都需要一个不断消化和接受的过程。(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
由于今年白芍价格低迷,药农多自己采挖卖黑根子,生长4-5年的1亩地只能卖4000-5000元。如果“点地块”出售卖2000-3000元。魏岗镇前芮行政村种植户韩万义种植3亩白芍,生长5年了,“点地块”卖了8500元。他说当年光买芽子1亩地都花了900元,加上5年内追施的化肥,1亩地投入1500-1600元,3亩地投入了近5000元,如今,总共才卖8500元,减去种植成本,1亩地生长了5年只能落1200元左右,平均每年收益不到300元
近来一段时间白芍行情已经趋于稳定,一般规格的一二级货18-20元,三四级货14-15元,手选四级芍10元,尾芍6.5元。行情虽然稳定了,但好货却更难买了。因为季节的缘故,现在这个时候的白芍“炸心”货越来越多,购货商买货也就更加仔细,也更加犯愁了。似乎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再加上去年优质货源不丰的缘故,所以从春节以来,商家都不约而同的积极介入、储备,以便顺利度过新陈不接之时的买货难。其实,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出现,只不过今年显得特别明显罢了。货少了,选择的余地小了,倒是真的。
大概还有2个月的时间,白芍将进入大量产新季,质量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所以,从短期来看,在产新来临的这段时间,白芍难以在出现明显的行情变化。但是从长期看呢,今年产新将是白芍的一大的热点,或许将是白芍走出低谷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当前开花芍已经产新,鲜货交易价3.4-3.8元,较去年同期鲜货价格已经上涨了1元左右。鲜货每上涨1元,就意味着干货成本要增加3元,这是白芍近年来止跌转升的一个明显信号,也预示了今年的白芍产新以后,行情将更加震荡波动,3块钱的鲜白芍可能将成为历史。
一个是精品货源,像一二级精品白芍现在已经很难买了。价格高,也不一定能买到货。近两年来市场就普遍反映优质货源不多,尤其2020年表现的更为显著。优质货源少和这几年白芍烂市有着直接关系。因为价格太低,白芍出现了生产萎缩、种植户疏于管理、病害严重、产量下降等一系列“并发症”。
与此同时,整个市场对白芍质量标准的提高,陈货、劣质货源难以符合要求,市场对优质货源需求比较坚挺。以后劣质货源当柴烧并不是一句玩笑,优质货源更抢手将是常态。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特别便宜的尾芍。尾芍前年最低时跌到了2.5元,现在已经涨到了5元。从行情上看两年翻一番,白芍涨幅最大的就是它了,当然曾经跌幅最大的也是它。就是因为太便宜了,尾芍的未来更值得期待。这两年有商家不断入手尾芍,无不是看重这一点,以后涨幅最大的一定还是尾芍。尾芍的人气已经形成,可能将继续担当未来白芍行情的领跑者。
以上两点,虽然还不足以证明今年白芍大商机的出现,但也从实际的交易中反馈出,白芍生产在萎缩和人气在聚集这一现实情况。躺在地下室的白芍,未来一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