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常见的中药材,不少人也会用黄芪作为煲汤的药材,但真正的了解黄芪的功效与用法的较少,下面就是关于黄芪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药材。

黄芪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
黄芪或内蒙
黄芪的干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
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
黄芪煎汤或用
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
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
黄芪来固表,常服
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
黄芪、膜荚
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现代医学证明,
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补中益气: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
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
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固表敛汗: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
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利水消肿:
1、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
黄芪汤;
2、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
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托疮排脓:
1、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
当归、川芎同用;
2、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
党参、肉桂等同用。
此外,
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
配伍禁忌: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的选购时
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质量以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红芪以皮色红润、根条均匀、坚实、粉性足者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
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
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1、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
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压的作用,调节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用药,
黄芪同时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
6、具有氧化性。
黄芪的化学成分有:膜荚
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羟基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及其葡萄糖甙等,其中有些成分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7、病弱体虚的人服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抵抗力,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1、煲汤法。喜欢吃烧鸡、烧肉、烧鸭的朋友,不妨在烹饪美食时,放一些
黄芪在里面,这是一个不错的食用方法哦,它具有增加滋补的作用,是肉食主义朋友们的最佳食用方法。
2、泡茶法。每天用
黄芪5-10克左右,用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该方法是
黄芪最简单最方便的食用方法。
3、煎服法。取
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
黄芪饭、
黄芪粥,经常食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还可用
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一同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服用效果更佳。
4、泡酒法。此方法适合饮酒的朋友朋友们食用。取适量的
黄芪、白酒,放入泡酒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泡后即可食用。切记一次性不可喝得太多。
此外,
黄芪味甘性温,宜于气虚阳微的病人。如果湿毒内蕴,表实邪盛,气机壅滞,痰食郁结,疮疡肿毒初起及其它实症者,均不适合食用
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