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的功效:大蓟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大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4-23 20:20:10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中药材的功效:大蓟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大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大蓟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大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蓟小蓟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大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1、小蓟草的功效与作用
  • 2、叫法、功效相似的两味止血凉血药—大蓟和小蓟
  • 3、大蓟和小蓟各有什么作用?如何种植?
  • 4、有人知道中药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吗
  • 5、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

小蓟草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野菜,是可以食用的,它的根是可以入药的,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小蓟草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小蓟草的功效与作用:

小蓟的功效与作用是凉血止血,清热消肿,治咳血,吐血,血痢,痈疽肿毒,外伤出血,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小蓟锅巴茶,小蓟根酒,小蓟速溶饮,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小蓟。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小蓟有凉血止血;清热消肿的功效,小蓟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

1、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肿也。《唐本草》

2、小蓟生捣根绞汁服,以止吐血、衄血、下血。《本草 经》

3、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日华子本草》

4、小蓟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痢'一作'崩'),金疮出血,呕吐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本草拾遗》

5、小蓟治一切极痛下疳:鲜小蓟、鲜地骨皮各五两。煎浓汁浸之,不三四日即愈。(《医学广笔记》)

6、沈则施云歼判,按二蓟治血止血之外无他长,不能益人。如前人云养精保血,补虚开胃之说,不可依从。《本草汇言》

7、小蓟治高血压:小蓟、夏枯草各15g。煎水代茶饮。(《安徽中草药》)

8、小蓟治妇人阴痒不止:小蓟,不拘多少,水煮作汤,热洗,日三用之。(《妇人良方》)

9、小蓟治小儿浸淫疮,疼痛不可忍,发寒热:小蓟末,新水调敷,干即易。(《卫生易简方》)

10、小蓟治青竹蛇咬伤:刺儿菜根9——15g,徐长卿3——9g。水地服。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11、小蓟治妊娠胎坠后出血不止:小蓟根叶(锉碎)、益母草(去根茎,切碎)各五两。以水三大碗,煮二味烂熟,去滓,至一大碗,将药于铜器中煎至一盏,分作二服,日内服尽。(《圣济总录》)

12、鲜小蓟根,性凉濡润,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简世、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着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于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医学衷中参西录》

13、小蓟治下焦结热,尿血成淋:生地黄、小蓟根、通氏咐改草、滑石、山栀仁、蒲黄(炒)、淡竹叶、当归、藕节、甘草各等分。上嚼咀,每服半两,水煎,空心服。(《济生方》小蓟饮子)

14、小蓟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纲目拾遗》

15、大蓟、小蓟二味根、叶,俱苦甘气平,能升能降,能破血,又能止血。小蓟则甘平胜,不甚苦,专以退热去烦,使火清而血归经,是保血在于凉血。《本草求原》

16、小蓟治传染性肝炎,肝肿大:鲜小蓟根60g。水煎服,10d为1疗程。(《常用中草药 谱》)

17、小蓟根,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日华子本草》

18、小蓟治吐血:小蓟、大蓟、侧柏叶各9g,仙鹤草、焦栀子各12g。水煎服。(《常用中草药 谱》》)

19、小蓟治九窍出血:用小蓟一握,捣汁,水半盏和顿服。如无青者,以干蓟末,冷水调三钱匕服。(《卫生易简方》)

20、取菜煮食之,除风热。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金疮血不止,挼叶封之。夏月热,烦闷不止,捣叶取汁半升服之。《食疗本草》

21、小蓟治鼻窒、气息不通:小蓟一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千金要方》)

22、小蓟治血淋胀痛,跌打损伤

中药材的功效

,红崩,白带。《分类草药性》

23、小蓟清热,止血,降压,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症,高血压,黄疸,肝炎,肾炎。《上海常用中草药》

24、小蓟治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尿疼浮肿:小蓟15g,生地9g,茅根60g。水煎服。(《天津中草药》)

25、小蓟治崩中下血:小蓟茎叶(洗、切)研汁一盏,入地黄汁一盏,白术半两,煎减半,温服。(《纲目》引《千金要方》》)

26、小蓟治卒吐血及泻鲜血:小蓟叶,捣汁,温服。(《梅师集验方》)

27、小蓟治哮喘时发,发时声如曳锯,头上汗出,口干作渴(热喘):鲜小蓟120g,精猪肉120g。共煮,待肉烂,去渣,吃肉喝汤。可3——5d吃1次,连用3——5次。(《江苏中医杂志》)

小蓟草的食用方法:

小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小蓟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小蓟。

2、小蓟忌犯铁器。《品汇精要》

3、小蓟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本草经疏》

4、小蓟不利于气虚。《本草汇言》

小蓟锅巴茶

功效:凉血止血,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材料:小蓟炭30克,糯米锅巴50克。

做法:将以上2味共加水煎汤,取汁。代茶饮用,每天1剂。

来源:经验方。

小蓟根酒

功效:主治妇人暴崩中,去血不止。

处方:大蓟根1斤(切),小蓟根1斤(切)。

制法:上以酒1斗,浸5宿。

用法:服之,随意多少。

摘录:《千金翼》卷八

小蓟速溶饮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型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症见阴道出血毫无规律,时出时止,或良久方来,或淋漓难止,量多,血色深红或紫红,质地黏稠有块,口干便秘,心烦易怒。脾不统血者不宜用。

材料:鲜大蓟(或小蓟)2500克,白砂糖500克。

做法:将鲜大蓟洗净后切碎,加水3000毫升,中火煮1小时,去渣,再用文火浓缩,停火待温,入白砂糖吸净药液,冷却晾干,轧粉装瓶备用。10克/次,滚开水冲服,3——4次/日。

导读:刺儿菜,学名小蓟,大刺儿菜又称大蓟,别看它们叫法相似,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

凉血止血药既是止血药,又是清热凉血药。在止血药中,它的种类最多。

止血为主,兼有凉血之功 ,一般还兼有解毒消痈,清热利尿,利胆退黄等作用。可用于热毒痈肿,淋证,水肿,湿热黄疸等。

凉血止血药药性一般为苦寒或甘寒, 凡是药性苦寒的用量一般要少一些 ,如果过用或重用,不但滋味很苦,服用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还可能出现苦寒伤胃。

所以有的时候采用 炒炭或者配伍 的方式来降低它的苦寒之性。

也有的药性是 甘寒 ,那么这一类的凉血止血药一般滋味都比较纯正,没有明显的苦味, 用量都比较大,不容易伤胃 ,所以药性属甘,其实就是真实滋味。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小蓟,大蓟 这两味菊科植物。

小蓟来源于菊科植物 刺儿菜 的地上部分。

大蓟来源于菊科植物 蓟 的地上部分册嫌。

大蓟和小蓟的药性都是甘

有副作用吗

,苦,凉,归心经,肝经。 功效也一样,都是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

两个药都是凉血止血药,治疗血热导致的出血证,吐血,咯血,衄血,尿血,血淋,崩漏都可以。

用法既可以单用,捣烂外涂,也可以与侧柏叶,白茅根,茜草等同用,组成 十灰散 。

古方"十灰散",由十味中药烧灰存性而成,

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

现代研究也证实,大蓟小蓟能 收缩血管 ,升高血小板数目,促进血小板聚集,抑制纤溶,从而加速止血。

大蓟和小蓟在凉血止血的同时都略有一点 活血化瘀 的倾向。

打个比方,就好像在凉血止血的复方中加了少量的活血化瘀药,这样在凉血止血时就有优势了,不容易留瘀。

但需要注意, 活血化瘀只能说一个倾向 ,并不是独立功效,如果单独使用,治疗作用并不明显。

用法用量方面, 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外用 。一般捣烂敷患处或者煎汤外洗,药性苦寒,需要注意 脾胃虚寒以及便溏腹泻者忌用 。

炒炭可以 缓解寒凉之性,增加收敛衡笑的作用 ,进州拦手而发挥收敛止血的作用。

大蓟,小蓟还可以 解毒消痈 ,治疗热毒疮痈,不管内服或者外敷都行。

可以单独用于热毒病证,也可以配伍前面我们学过的解毒消痈的中药,比如说金银花,连翘等等。

大蓟和小蓟化瘀这一点在治疗疮痈的早期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疮痈肿痛一般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根据《内经》的说法就是“热毒瘀滞,往往逆于肉里,乃生痈脓。”那也就是说 局部有一定的瘀血,所以才会出现红肿疼痛 。

所以大蓟和小蓟凉血解毒消痈的同时,活血化瘀,有利于热毒疮痈在初期的消散。

除此之外,大蓟小蓟 清肝解毒,降压 ,也可以治疗湿热黄疸,高血压。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载于草部湿草类。

大蓟小蓟不同的地方也是细微的区别, 大蓟散瘀的作用优于小蓟,小蓟利尿通淋的作用优于大蓟 ,所以小蓟更擅长治疗尿血血淋。

高血压患者平时可以用3-15克大、小蓟鲜草煎水代茶饮。切记,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 忌服大、小蓟, 血虚极者 也不宜使用哦!

大蓟和小蓟都是有着小小的紫色花朵的中药植物,所以很多朋友认为这就是一种药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不仅是大小的区别,二者的功效也是大不相同的,那么大蓟和小蓟各有什么作用?如何种植?

1、大蓟和小蓟各有什么作用?

①大蓟

大蓟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大蓟别名马蓟、虎蓟、刺蓟,它的味是甜的,药性凉,主要归入肝经,脾经。一般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大蓟还没有开花的时候采挖,洗净晒干后备用。大蓟有凉血止血、行瘀消肿的功效,大蓟有治吐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的作用,大蓟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大蓟。

②小蓟

小蓟,菊科草本植物、刻叶刺儿茶的根或幼嫩全草。又称猫蓟、青刺蓟、刺蓟菜、刺儿茶等。古方多用根。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秋季采根,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切段用;春、夏采幼嫩的全株,洗净鲜用。性能,叶甘,性凉。能凉血止血,解毒消痈,清热除烦。

③两者的区别

大蓟与小蓟都有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所致运冲念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临判数床上,大旁困蓟偏于散瘀消肿力,小蓟偏于治疗血淋、尿血等。

2、大蓟如何种植?

①选地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栽培为宜。

②繁殖方法

可采用用种子、分株、根芽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以种子繁殖时,要用当年收的种子,因为发芽率较高。

种子繁殖:在春季3~4月份或秋季8~9月份播种,春播采用开穴直播,秋季采用育苗移栽。

开穴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穴深3-5cm,种子用草木灰拦匀后播入穴内,覆土。

育苗移栽采用条播,行距约30厘米,沟深2厘米。播种后盖土浇水,适温下20~25天出苗。

分根繁殖:3-4月挖掘母株,分成小丛,每穴1丛,覆土压实,浇水。

根芽繁殖:利用带芽的根进行栽种。

③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生长期进行中耕除草2-3次,结合追施人畜粪肥,倒苗后要增施堆肥、厩肥等。

④采收加工

在9-10月份将2-3年生的根挖起,除去泥土后晒干或烘干。

3、小蓟如何种植?

①选地

小蓟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人工种植的目的是高产高质,所以在选择土壤的时候要保证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通透性强,无病害发生前史。

②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6-7月待花苞枯萎时采种,晒干,备用。早春2-3月播种,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将种子用草木灰拌匀后播入穴内,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

③田间管理

种子发芽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有弱苗死苗现象要将其拔除,然后立即补苗,保证产量。刺儿菜每个种植穴的幼苗数量不能超过4株,否则对刺耳菜的生长将会造成一定影响。并结合耕除草,第2次在5月中耕除草结合施人畜粪肥。

④采收加工

5-6月盛开期,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可连续收获3-4年。

以上便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载于草部湿草类。市售大蓟与小蓟品种不但复杂,而且较混乱,异物同名的品种甚多。有核敬散的地区将大蓟、小蓟颠倒相称;而有的地区则大小蓟不分,均以同一植物当之。不同地区的药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则用地下根部。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 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稿缺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中医临床认为大蓟与小蓟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改氏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然而大蓟散瘀消肿力佳,小蓟则擅治血淋、尿血诸证。正如《本草便读》所载:“大蓟则散力较优,消痈则功能较胜;小蓟功专破血通淋。”《新修本草》曰:“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削肿,而俱能破血。”大小蓟中药饮片的区别要点是:大蓟草茎粗,髓部疏松,叶缘具刺硬而长,冠毛玉白色,有光泽;而小蓟草茎细髓部小,叶缘刺短而软,冠毛白色无光泽。

鉴于大蓟与小蓟在疗效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宜区别,不应混用。

大蓟和小蓟的慎腔区别:外形不同,分布地区不同,功效不同。

1、外形不同

大蓟: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

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大蓟:

小蓟:

小蓟: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

基生叶和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长7~15厘米,宽1.5~10厘米,上部茎叶渐小,椭圆形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尘孝李刺,针刺紧贴叶缘。

2、分布地区不同

大蓟: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小蓟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外的全国各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3、功效不同

大蓟: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小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参考资料派迟来源:百度百科-大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蓟

大蓟小蓟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大蓟小蓟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功效   止血   作用   出血   厘米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